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秦岭雨蛙蝌蚪成长记

从水到陆
2014年08月25日

作者:宋 阳

fig1

1. 2009.5.10采下粘在草上的秦岭雨蛙卵,带回实验室

-----------------------------------

fig2

图2. 2009.5.166天后,解剖镜下可见卵分裂,大约在囊胚期

------------------------------------

fig3

图3. 2009.6.20一个多月后,长大的蝌蚪正在争先恐后地抢食(菜叶和馒头)

-----------------------------------

fig4

图4. 2009.7.9两个月后,蝌蚪们发育程度各不相同,比如这只,只长出了小小的后肢芽

fig5

图5. 2009.7.10而这只,发育最快,已经有了成熟的前后肢,并呈现出漂亮的黄绿色

fig6

图6. 2009.7.10继续是这只最成熟蝌蚪的特写

fig7

图7. 2009.7.10还是它,吻部已经形成小蛙的样子

-----------------------------------

fig8

图8. 2009.7.11一天后,最成熟蝌蚪。当身体变绿后,在激素的推动下,变态过程进行得很快,瞧它的尾巴在一天之内缩短了一半

fig9

图9. 2009.7.11从背面看

fig10

图10. 2009.7.11 再看吻部

fig11

图11. 2009.7.11自己就有爬上培养皿沿的欲望

fig12

图12. 2009.7.11它似乎陷入了沉思。第一次登陆的感觉不错吧,小蝌蚪——哦不,小雨蛙?

----------------------------------------------

fig13

图13. 2009.8.23在第一只雨蛙登陆一个多月后,最后一只蝌蚪也开始变态

fig14

图14. 2009.8.23瞧它已经可以趴在石头上呼吸空气了

fig15

图15. 2009.8.23嘴巴好像没被捏好

fig16

图16. 2009.8.23怨恨的表情

fig17

图17. 2009.8.23在手指上很乖巧

fig18

图18. 2009.8.23

---------------------------------------------------

fig19

图19. 2009.8.296天后,尾部吸收只剩一点,头部也更有型了

fig20

图20. 2009.8.29雨蛙和它的两个小伙伴,新变态的中国林蛙

fig21

图21. 2009.8.29小林蛙的尾巴也还没有完全吸收完

----------------------------------

fig22

图22. 2009.9.29这是它们居住的整理箱,里面有浅浅的水,一些石头,和几盘繁殖果蝇的腐败水果,有时也喂它们适口的面包虫幼虫

-----------------------------------

fig23

图23. 2009.9.29一个月后,小雨蛙出落得亭亭玉立

fig24

图24. 2009.9.29怎么看都好看

fig25

图25. 2009.9.29侧面

fig26

图26. 2009.9.29正面

fig27

图27. 2009.9.29小雨蛙和它的两个小伙伴,个头差不多

fig28

图28. 2009.9.29放在一起再比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