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与
义乌小鲵,这个名字远没有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那般为国人所熟知,然而它们确实在地球上存活了数亿年。
义乌小鲵(
Hynobius yiwuensis)属小鲵科(Hynobiidae)小鲵属
(Hynobius),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据了解,1985年“义乌小鲵”首次在义乌的深山中被发现。因为长相跟娃娃鱼极为相似,但当时又无法确定,因此专家就根据最先发现地命名为“义乌小鲵”。
图1.义乌小鲵成体(曾晓茂提供,赵惠摄影)
图2.义乌小鲵幼体,此时前、后肢已发育充分,接近消失的外鳃依然十分漂亮
(曾晓茂提供,侯勉摄影)
义乌小鲵生活于海拔100~200m的丘陵山地,除繁殖季节外,营陆栖生活。多见于疏松潮湿的泥土、石块或腐枝烂叶下面,很少在地面发现它们的踪迹,除非在夏季大雨之后,偶尔在草丛中可以见到。它们主要觅食蚯蚓、蜈蚣和马陆等小动物。
成年义乌小鲵,全长99~115mm,头部呈卵圆形,圆柱状身体,尾巴末端侧扁。幼体有3对外鳃,唇褶发达,颈褶明显,尾肌不发达。卵粒呈球形,直径2.5~3.0mm,交错排列在几乎透明的圆筒状卵胶袋里面。卵胶袋成对夹生,自然弯曲呈圆圈或弧形,卵胶袋长150~170mm。义乌小鲵要经过幼体到成体的变态发育过程,在变态前的7~10天内基本不进食,完成变态过程则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
义乌小鲵为中国特有物种,仅零星分布于浙江省少数地区。由于栖息地范围仅20000 km
2,分布区分裂,近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加上过度捕捉使得该物种现在已经被环保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14)评估为“易危”等级。栖息地的脆弱让人惊讶,义乌小鲵的卵带一般会附生在水草上,但最近的实地考察发现在一处临时的水洼里存在卵带。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义乌小鲵种群数量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的多。
当地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大多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加上环境保护意识不到位,“大兴土木”,严重破坏和污染了周边环境,也给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浙江,义乌小鲵同样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厄运。栖息地的破坏对这些生境特化的物种来说,是毁灭性的杀戮。
图3.照片上描述的地点是浙江萧山的一个义乌小鲵的栖息地,一路上都是挖掘机和汽车的吵杂声,原来的生态环境早已不复存在(照片源于网友“@小E的电饭煲”的微博)
图4.照片上描述的地点是浙江萧山的一个义乌小鲵的栖息地,在一块面积很小的临时性水洼里发现的唯一一对卵带(照片源于网友“@小E的电饭煲”的微博)
义乌小鲵的另一个威胁来自人为捕捉。关于义乌小鲵被当地市民无意捕捉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市民对于这种看上去十分奇怪的动物并不了解,但处于好奇,一旦在野外碰见就会抓回去,甚至当作宠物养。这样的随意抓捕行为会对义乌小鲵的种群生存也会带来威胁。
义乌小鲵作为小鲵属一个分类上颇具争议的物种有着重要的分类学地位和无法估量的研究价值,研究义乌小鲵在有尾两栖动物的分类地位及其地理分布现状,对深入探讨两栖动物的演化有较大的意义。至今从发现到命名义乌小鲵已经有30年的光景了,但由于栖息地分布过于狭窄,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数量较少,人们见到的也不多。然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义乌小鲵的栖息地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种群数量也随之逐年减少,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恐怕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灵很可能会在我们熟悉它们之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其实早在2012年就有野生动物保护爱好者们意识到了义乌小鲵岌岌可危的生存境况,然而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将会继续积极宣传保护义乌小鲵的重要性,并与广大野生动物保护爱好者一起为这种古老而又迷人的两栖类动物筑起一道爱的保护伞。
中国科普博览-从水到陆专栏
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sar.blog.ke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