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第38期“SEG”学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从水到陆
2015年02月04日

作者:王小翠

2015年2月3日晚7:30,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二楼报告厅,由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科普基地和共青团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支部联合主办的第38期“SEG”学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本期论坛由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前任会长蔡波老师主讲,蔡老师以“鳖中的大熊猫——鼋和它的亲戚们”为题向大家详细讲述了鼋的保护级别、形态特征、种群分布、生活习性和鼋与其它龟鳖类物种之间的区别。
报告开始,蔡老师就跟大家强调说明了鼋目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紧接着蔡老师在向大家展示一张鼋的照片后给出一组照片让大家分辨图片是否为鼋,引得在座小朋友的踊跃参与。为了让大家区分鼋和中华鳖以及斑鳖,蔡老师总结归纳了一张表,从拉丁名、鼻子、背盘前缘、体型、色斑和幼体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后又通过几组图片让大家进行区分。在大家对鼋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蔡老师又向大家讲述了鼋出现的时间和种群分布。蔡老师表示根据已有资料记载鼋属物种大概在3000万年前出现,而鼋大概在1000万年前产生,是龟鳖动物中少有的巨星,它的两个亲戚——花背鼋和北新几内亚鼋都分布在新几内亚岛上。最后,蔡老师对本次报告的题目“鳖中的大熊猫”进行了解释,蔡老师指出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目前野外的数量不超过2000只,而目前野外鼋的数量远没有2000只,因为近三十年来的过度利用,它们已经极为罕见,可以说它比大熊猫还要稀有。在报告的结尾,蔡老师强调了鼋目前濒危的现状,呼吁在场所有人从认识开始,关心爱护它们,保护好现存的鼋,不要将其和中华鳖混淆而送上餐桌,让它们活下去,让它们子孙也能活下去。
本次SEG报告吸引来了众多小朋友和家长们,会上小朋友们认真听蔡老师讲解,踊跃发言,使得会场氛围轻松活泼。会后,蔡老师就大家关心和疑惑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小朋友好奇的提问中,蔡老师又讲述了我国目前鼋的现状,鼋的栖息地,鼋濒危的主要原因等内容。
伴随着周围热烈的掌声,2015年第一期SEG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场精彩的报告。

zwxc1

1. 蔡老师在向大家展示花斑鼋的特征

zwxc2

2. 会场吸引众多小朋友、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参与

中国科普博览-从水到陆专栏 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sar.blog.ke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