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拟面向全国致力于两栖爬行动物科普知识宣传与保护的志愿者协会。目前已受到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协会立足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协会计划每年开展系列科普宣讲活动,能与各个大学、研究所、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机构展开合作。

从卵开始,未雨绸缪

从水到陆
2015年08月09日

作者:千与

青蛙一出生就不得不面对重重困难:大部分蛙产卵后便对卵不闻不问,任凭大自然与捕食者处置。如果没有雨水的滋润,蛙卵在太阳的曝晒下,很快就会干死。即便幸运地躲过干旱的威胁,捕食者也可能早已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处于食物链的底层,蛙家族生活之艰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的蛙选择了积极面对,它们并没有坐以待毙。早从卵的时候起,它们就已经未雨绸缪,为了给蛙卵提供一个安全之所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部分的蛙卵都是产在水体的中下层,这样无法避免的会被水虿等肉食性水生昆虫和鱼吃掉。聪明的花姬蛙选择将自己卵产在水面上——蛙卵完全铺开,充分借助水面张力的作用,漂浮在水面上,有效避免了蛙卵受到水底捕食者的掠食。这些水底捕食者同样害怕自己靠近水面的时候沦为别人的猎物,它们也不愿以身犯险。花姬蛙的卵就可以这样安然地漂在水面上发育成长。
egg1

1. 花姬蛙

在这方面,生活在湍流环境中的海南湍蛙更是险中求胜。它们会在激流中选择一块石头,然后把卵产在背对湍流方向的石头底部,蛙卵紧紧地贴附在石壁上,上游和下游的水流十分湍急,捕食者很难在这里摄食,这样一来不管是来自空中的、上游的抑或是下游湍流中的捕食者都无法触及海南湍蛙的卵,真是太绝了。
egg2

2. 海南湍蛙

如果你还是觉得蛙卵待在水里不安全,大可以直接让蛙卵与水里的捕食者隔离,峨眉弹琴蛙做的不错。雄蛙会选择在离水塘不远的地方筑巢,以此吸引雌蛙的注意,成功抱对后,雌蛙会将卵产在巢中。巢穴跟水塘平行,但并不直接接通。待卵在巢穴中发育成蝌蚪,准备好探索外面的世界后,它们会借助雨水的作用来到水塘,开始新的生命历程。
egg3

3. 峨眉弹琴蛙,左上角为正在筑的泥巢

与峨眉弹琴蛙相比,斑腿泛树蛙更甚一筹,它们直接将卵产在密封的卵泡里面。雌蛙用后腿搅拌产生泡沫,泡沫最外层在接触空气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变硬,将蛙卵封存在里面。卵泡除了为蛙卵提供水分、氧分以及发育过程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之外,更为它们创造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斑腿泛树蛙的卵泡简直就是个绝佳的育儿室。卵泡通常产在水塘上方几片交织在一起的树叶上,一个星期过后蛙卵即可发育成蝌蚪,蝌蚪从卵泡底端的黏液上挣脱下来,掉进水塘。
egg4

4. 斑腿泛树蛙的泡沫卵巢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蛙都会筑巢或者形成卵泡,它们又是如何克服这一难题的呢?
小小的眼斑小树蛙对竹筒情有独钟,它们不仅在竹筒内求偶,更在竹筒里产卵。小小的竹筒,捕食者根本无法进去,即便是像蜘蛛一类的昆虫进去了,也拿水里的蛙卵没辙。更重要的是眼斑小树蛙不用花费多余的时间来筑巢或者产卵泡,一举两得。
egg5

5. 眼斑小树蛙在竹筒里产的蛙卵和初步发育的小蝌蚪

同样,并不是所有的蛙都像眼斑小树蛙那么幸运能找到自己的“竹房子”,神奇的负子蟾甚至将卵产在自己的背部皮肤上,背着卵到处走。估计它们觉得把卵放到哪儿都不安全,还是觉得带在身边比较妥当吧——这也很符合“行走江湖”的作风!
雌性侧条跳树蛙更是直接化身“护卵卫士”,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孩子身边,保护它们,避免它们受到骄阳的炙烤和食卵者的偷袭。产完卵后,雌蛙不会离开蛙卵,而是紧紧地抱着它们,不分昼夜。烈日当空的白天,雌蛙会趴在蛙卵上为它们遮挡阳光,雌蛙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跳进水里,浑身湿漉漉地爬起来抱在蛙卵上,用自己身上的水滋润蛙卵,给孩子们“降暑”;冰凉刺骨的夜晚,雌蛙会趴在蛙卵上用自己的体温给孩子们驱寒。如果有不知趣的虫子前来打蛙卵的主意,雌蛙会毫不留情地予以痛击,用自己的后腿快速发出连续蹬击,驱赶捕食者。侧条跳树蛙可谓蛙中慈母的典范。

egg66. 示雌性背条跳树蛙趴在蛙卵上守护蛙卵,蛙卵中的蝌蚪清晰可见

未雨绸缪,从卵开始,蛙们的智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中国科普博览-从水到陆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sar.blog.ke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