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陈安国,浙江省临海县人。195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和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从事农业害鼠害虫生态与控制研究42年,主持完成中科院、省和国家的重大、重点、攻关、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的课题12项,参与8项。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笔或合作正式发表研究报告为主的科技论文70余篇、专著4本,并写作科普作品20多件。代表作有《小家鼠生态特性与预测》(1993,科学出版社)、《长江流域稻作区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1998,《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第3章,海洋出版社)等。与郑智民、姜志宽合作主编《啮齿动物学》(第二版于201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让人又爱又恨的旱獭——法律保护之鼠(二十二)

陈安国
2015年09月11日

【关键词】法定保护动物 亚非地松鼠亚科 旱獭属 西伯利亚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 长尾旱獭


草原害鼠兼毛皮兽之旱獭

——法律保护之鼠(二十二)

旱獭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复杂身份。旱獭是草原动物,生活在北半球高山草甸、平地草原及具岩石的旷野。它们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短粗壮,集群穴居,草食性,挖洞翻土并吃大量牧草,损害牧场;贮存鼠疫病原,会把鼠间的鼠疫传染给人。因此,通常被视为牧业和卫生重要害鼠,列入植保与疾控黑名单。但它们的毛皮品质好,被视为重要毛皮兽;旱獭肉是高营养美食,骨骼、油脂及心、肝、胆、爪等都可入药,更由于它们多项独具的生理特性,近几十年已将一些种培育成实验动物,充当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这样,旱獭又属于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资源动物。
由于旱獭繁殖力不强,滥捕滥杀会致其数量激剧下降。印度首先为其竖起法律保护伞,将长尾旱獭与喜马拉雅旱獭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我国是该《公约》签字国,依条约“在中国有分布,同时受所属附录的限制”,也就必须合作控制此2物种的国际贸易。西伯利亚旱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在吉林省少有分布,该省为保护境内稀罕野生毛皮兽,1985年将其列入省级非重点保护(该名录里原称“草原旱獭 Marmota bobak”)。

笔者曾在《喜闻旱獭“立地成佛”》(2014年1月)一文中,对旱獭作了概略介绍,着重讲其药用,以及美国科学家和我国医学界,先后把美洲旱獭(M. monax)与喜马拉雅旱獭(M.himalayana)培育成研究肝炎、肝癌、营养性内科疾病、冬眠与高山生理等动物模型的事例。现再从“法律保护之鼠”角度,对国内几种旱獭的生物学特征作些补充介绍。

旱獭属Marmota

旱獭,又称土拨鼠,系啮齿目松鼠科亚非地松鼠亚科Xerinae的1属。最大个体的体长可接近70厘米、重达9千克。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体躯粗胖,几乎无颈,耳、尾及四肢皆短,尾端扁平,前肢有强壮的爪适于掘洞;头骨粗壮,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被毛短密,多为棕、黄、灰色,但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乳头5或6对:胸部1、2对,腹部与鼠蹊部各2对。
营家族群居生活,昼行性。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群集的土丘会引起水土流失与风蚀,植被演替出牲畜不吃的杂草,导致草场质量下降。同时,它们喜食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等优质牧草,而且食量很大,与牛羊争食。而更严重的危险在于旱獭能耐受鼠疫病菌,感染后不容易死亡,因而成为该疫源地的主要保菌动物,对人畜的健康威胁很大。这可说是旱獭的两大“原罪”。

旱獭是冬眠动物,秋季体内积存大量脂肪,秋后闭洞蛰眠,次年春季 3~4月份出洞活动。出蛰后不久即交配繁殖,每年只生1胎,孕期30~32天,通常4~6仔。幼獭于第3年性成熟。

由于旱獭性成熟晚,并每年只生殖1次,其种群繁殖力是比较弱的。据新疆玛纳斯防疫站调查,灰旱獭达生育年龄的个体往往只占整个种群的1/3至1/2,而性成熟的雌獭每年又只有1/3到1/2个体参加繁殖,故每年补充到种群的幼獭不多;并且,幼獭在出生后第一年存活率只有40%~64%。其他种旱獭情况类似,例如喜马拉雅旱獭性成熟雌性每年也仅50%~60%个体参与繁殖,妊娠率仅50%左右,且仔兽的死亡率也很高。这个特性使得旱獭种群增殖能力远不如常见鼠类,是经不得打击的。

旱獭毛皮坚实柔韧,富有弹性,针毛平齐、绒毛丰厚,耐磨性保温性好,是制作裘皮、衣帽、披肩的上等原料;尾毛和针毛刚性好,又是制作高级画笔的上等原料。旱獭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为牧民重要食品;旱獭油可食用,味道近似猪油,可入药,油脂装入胃风干称“雪猪油”;骨骼入药,称“雪猪骨”,皆有祛风湿、消肿痛等等功效……。这是旱獭对人类的奉献,也因此易招杀身之祸。

旱獭属全世界共14种,分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中国有4种,其基本生物学资料列于表 獭-1。

表旱獭1

4种旱獭的主要特征

国内分布的4种旱獭,前3种已进入相应的法定保护名录(见表 獭-1);灰旱獭未列入保护名录,它在新疆分布较广,危害性亦较大,是当地重要防疫对象,为便于了解,本文一并介绍。

西伯利亚旱獭Marmota? sibirica(Radde,1862):别名蒙古旱獭、塔尔巴干(蒙古语)。为中型旱獭,体型比其他种稍小一些,尾长不及体长的l/3。被毛短密、柔软。背部淡棕色或淡赭锈色,夹杂有淡黄色,腹毛棕色,腹、背毛色无显著区别。耳淡橘黄色,吻和额部暗棕色,唇周及颏下部毛色黄褐,无白斑;尾暗棕色,没有黑色调。乳头5对。


西伯利亚旱獭Marmota sibirica(引自韩崇选,2009) 
西伯利亚旱獭Marmota sibirica(引自韩崇选,2009)
群居生活在草原地带,以禾本科植物为食,也食蒿类及少数灌木。营家族生活,每洞群有4~7只个体,冬眠群体可达5~20只。一年中,活动期和冬眠期几乎各占—半。白天活动,每日活动随当地气候变化而不同。越冬时,略有贮食现象,贮存的食物有草、植物的根和种子。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延伸到整个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图瓦和外加贝尔。
西伯利亚旱獭在生活方式和习性上,类似分布在欧洲东部和亚洲中部的草原旱獭M. bobak,两者都高度集群,主要栖息地是干草原草地。以前曾将它们视作同一种,俄国人Zholnerovskaya等(1990)根据遗传免疫学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它们是不同物种。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Hodgson ,1841):别名哈拉(藏语)、雪猪、雪里猫。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一种。鼻端到两眼及耳根的毛色暗褐至黑色,成年后显为“黑(褐)三角”;体背部棕黄色或枯草黄色,夹杂有很多不规则的黑斑点;至体腹面渐淡成为赤黄色或浅黄色带橙色;腹、背毛色无显著区别。耳褐灰色或鲜赤褐色;吻部常有黑色或淡黑棕色斑点。尾暗褐色,或与体背面相似而尾端黑色。尾短,不及2倍后足长。乳头6对。
QQ图片20150825130354
栖息于海拔3750~5200米(最高可达5670米)高山草甸及草原地带。适应少雨干旱条件,典型地栖息在陡峭、有灌丛点缀的山坡上。洞穴多筑在阳坡温暖而干燥处。主要食物为草的茎、叶和灌木的嫩枝。在农作区附近又以青稞,燕麦、油菜和马铃薯为食,一般早上又喜食草上露水。
为青藏高原高山牧场和林缘灌丛的优势种。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拉达克及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
长尾旱獭Marmota caudata(Geoffroy Saint-Hilaire, 1844):别名红旱獭。尾长明显超过体长的1/3,连尾梢毛一起可达体长的一半。被毛长而蓬散,粗糙而少光泽。毛色较艳丽,呈橙黄色到红褐色,体背、体侧及腹面毛色无明显差别,只是体背由于浮露出大量黑褐或深棕色长毛尖,而显更深暗些。头顶为黄褐色,口围黑色;乌恰标本头顶从眉间至耳上,为一方形黑毛区,形如“黑帽”。尾上下均为浅棕或黄褐色,尾端毛黑色。
长尾旱獭为山地动物,栖息于海拔2900~4500米的高山裸石冰雪寒漠带边缘,栖息区十分狭窄,平均密度为每公顷0.36只。喜在土层深厚,植被较为丰富的河谷阶地和缓坡的坡脚等处筑洞。家族群居。严格的昼行性。
国内分布于新疆西南的帕米尔高原及南天山南端。国外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等亚洲中部地区,是中亚高山草原地带代表种之一。
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 (Brandt , 1843):别名阿尔泰旱獭。为体型较大旱獭,毛长而柔软,背腹毛色差别十分明显。体背面沙黄或沙褐色,在此色底上露出大量细针毛的黑色或黄褐色毛尖;颊部、头顶黑色或棕黄,色泽深暗但与周围无明显界限,未形成“黑帽”;耳沙黄色,吻深棕色。整个腹面及四肢内侧皆为纯深棕黄色或铁锈色;尾毛颜色上同体背,下同腹面,尾端毛黑褐色。尾长不及体长的1/3。
灰旱獭Marmota</br>baibacina (引自蜂鸟攝影论坛,攝影者:zst,2012) 
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
(引自蜂鸟攝影论坛,攝影者:zst,2012)
头骨颧弓后部明显扩张。鳞骨的眶后突十分发达,突向前方,是其区别于他种旱獭的最重要头骨特征。
栖息于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山地森林草甸草原及山地干草原,多为优良天然春夏牧场。喜择土层较厚向阳的山麓缓坡、小丘、沟谷阶地,或林缘、林间空地挖掘洞穴。高度社会性,住在有很多洞穴的聚群里。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鲜嫩茎叶和未熟种子为食。为鼠疫病原的天然携带者,并与假结核、枪形吸虫病、Q热、钩端螺旋体病、毒浆体病等的流行有关。
为亚洲中部山地动物。国内分布于新疆天山山地、准噶尔界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地;在苏约克河南岸一带,同长尾旱獭呈镶嵌交错分布。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及蒙古西北部。

4种旱獭的生存状况与保护

由表獭-1可知,国内4种旱獭在2004年评估,濒危等级尚为“无危(LC)”。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3年评估,长尾旱獭全球水平的等级为“低危/接近受危(LR/nt)”,这是个警讯,提示对一些旱獭类群也已有开展一定的保护必要性。
旱獭具两面性,由于能危害牧场,更由于是牧区鼠疫的主要宿主,人类须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控制。所以,我国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将它们从防治黑名单中撤销,也不可能象对“三有”动物那样作凭“狩猎证”限猎式保护。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将长尾旱獭与喜马拉雅旱獭列入,是要求合作控制此2物种的国际贸易;吉林省将西伯利亚旱獭从资源角度列入省级非重点保护;这2项措施给予旱獭的保护层级都不高,可说是置于法律保护伞边缘内。
但这毕竟是已启动将旱獭类从“黑名单”拖向“红名录”,起到转变观念的作用,提示人们对分布区不同部分的旱獭种群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权衡利害而区别对待。对密度高,危害草场严重,且经常出现动物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采取消灭措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危害水平之下;对不存在动物病、对草场尚不足造成危害的地区,则应侧重于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制止掠夺式滥杀。
现实生活里,危难往往出在人对旱獭的任意掠夺。正是人们为毛皮用、肉用或药用,肆意捕捉野生旱獭,在剥杀过程中感染其身体内潜伏的鼠疫等病菌,引发人间流行。所以,制止乱捕滥杀,既是保护自然资源之需,其实也是保护人类自身平安之要。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对旱獭亦应怀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