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是互联网
  无论你登录新浪看视频、约同学打魔兽,与朋友发邮件或者"面对面"交流,亦或是拿着手机在地铁上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甚至是在办公室通过互联网给家中的花草浇水……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我们的一举一动,甚至整个社会的运转都与互联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你如此熟悉的互联网,你真的那么了解它吗?互联网(Internet) 又称因特网,即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互联网之父们
  不同于其他科技产物,总是有一个创始人、一个某某之父。互联网之父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互联网之父这一美称被先后授予多人,包括: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温顿·瑟夫(Vint Cerf)、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等。蒂姆·伯纳斯·李爵士是万维网的发明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 年3 月他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1990 年12月25 日,他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他是关注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创始人,并获得世界多国授予的各个荣誉。他最杰出的成就,是把万维网免费使用的构想推广到全世界,让万维网科技获得迅速的发展,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温顿·瑟夫博士是互联网基础协议——TCP/IP 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之一,谷歌全球副总裁、Internet 互联网奠基人之一。上世纪70 年代,温顿·瑟夫曾经参与互联网的早期开发与建设,并为此获得了"互联网之父"的美誉。而罗伯特·卡恩是现代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TCP/IP 协议合作发明者,互联网雏形网络系统设计者,"信息高速公路"概念创立人。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其实早在"互联网之父"们出现之前,互联网已经在美国出现雏形。互联网最早始于1969年的美国。它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自此之后互联网进入了缓慢的发展,直到1989年,在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了。蒂姆·伯纳斯·李和其他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人,提出了一个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这个协议,1991 年后称为World WideWeb,基于超文本协议――在一个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链接的系统,当你阅读这些页面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用它们选择一段文字链接。 由于最开始互联网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所以它最初只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务于研究部门和学校的商业应用之外,其他的商业行为是不允许的。20世纪90年代初,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发展起来,这种局面才被打破。这使得从一个商业站点发送信息到另一个商业站点而不经过政府资助的网络中枢成为可能。
  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做两件事: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Internet 使用一种专门的计算机语言( 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这种语言分两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和 IP (Internet Protocl 网间协议)。 网络协议就是互联网通联世界的法则,它由三要素组成: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时序,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计算机通信网是由许多具有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的节点互连而成的。要使整个网络有条不紊地工作, 就要求每个节点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有关数据格式及时序等的规则。这些为实现网络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约定或标准就称为网络协议。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而设计的约定或通话规则。TCP/IP 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 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 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 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 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 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域名是如何被解析的?
  域名解析是把域名指向网站空间IP,让人们通过注册的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到网站的一种服务。IP 地址是网络上标识站点的数字地址,为了方便记忆,采用域名来代替IP 地址标识站点地址。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 地址的转换过程。域名的解析工作由DNS 服务器完成。域名解析也叫域名指向、服务器设置、域名配置以及反向IP 登记等等。说得简单点就是将好记的域名解析成IP,服务由DNS 服务器完成,是把域名解析到一个IP 地址,然后在此IP 地址的主机上将一个子目录与域名绑定。简单地来说,以手机为例,域名就是你通讯录里的人名,IP 就是这个人名对应的手机号码。域名解析就是将人名链接到对应号码的过程。
Internet 的"中枢神经"
  世界各国的网络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型局域网,海底和陆上光缆将它们连接成为互联网,光缆是Internet 的"中枢神经",而美国几乎是Internet 的"大脑"。美国作为Internet 的发源地,存放着很多的Web 和IM(如MSN)等服务器,全球解析域名的13 个根服务器就有10 个在美国,登录多数 .com 、.net 网站或发电子邮件,数据几乎都要到美国绕一圈才能到达目的地。连接"中枢神经"和"大脑"的是海底光缆系统。

  光缆,又称海底通讯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用以设立国家之间的电信传输。它分为岸上设备和水下设备两大部分。岸上设备将语音、图象、数据等通信业务打包传输。水下设备负责通信信号的处理、发送和接收。水下设备分为海底光缆、中继器和"分支单元"三部分,海底光缆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脆弱的部分。同陆地光缆相比,海底光缆有很多优越性:一是铺设不需要挖坑道或用支架支撑,因而投资少,建设速度快;二是除了登陆地段以外,电缆大多在一定深度的海底,不受风浪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所以,电缆安全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