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首页 | 征文选登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回忆《书本科技馆》出版前后
张承光 北京科学中心

2007年2月24日,我忽然接到了中国科协组人部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书本科技馆》一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通知我参加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2月27日,我和327个奖项的获奖代表们一起走进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那一刻令我终生难忘。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我国科普展教界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奖项。虽然我曾多次来这里参加会议,但那一天我感到主席台是那么的色彩鲜亮,音响效果是那样的清澈悦耳,在激动的心情中我仔细聆听着温总理所讲的每一句话,"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家最宝贵的品格是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要在科技界倡导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的精神"。当听到这几句话时,我的眼前一幕幕地闪现着《书本科技馆》研制过程中的那些难忘画面。

《书本科技馆》的研制前后经历3年多的时间。2001年下半年,我在山东科技馆任职副馆长,首次看到笨重的科普大卡车,每次出行仅能携带15件展品,作为展品设计师,我的脑海中一下就激发出展品微型化的念头,为此,我特意绘制了20件微型展品的设计图,请一家玩具厂做了试制,但效果不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封面粘有玩具的礼品书,正是这本书给了我创作《书本科技馆》的灵感。2003年一场SARS横扫北京,那段时间,我购买了各种材料、器件、工具,把家里当成了试制车间,焊接、装饰、机械加工、编写文字等等,最终,包含30件展品的实物样书制做完成并申请和获得了国家专利,但在如何生产时我却遇到了艰难的选择,在深圳,多家制作实物图书的企业表示了极大兴趣,一家日资企业甚至提出将我的设计图发往日本进行仔细研究,在我困惑的时候,我给我国著名的发明专家张开逊教授打了一个电话寻求解决的办法,张教授听完我的描述后建议我:你应该把这项专利向中国科技馆汇报并免费捐赠给国家。按照他的建议我向馆里作了汇报,而后将《书本科技馆》专利捐赠给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馆赵有利书记听了我的汇报后认为,这套书较适合科协普及部进行推广使用,他主动联系并亲自带我前往普及部介绍这套书,那天真凑巧,程东红书记和徐善言书记一起来听我的介绍,听完汇报后,程书记告诉我这个设想非常新颖,希望尽快生产,徐书记则语重心长地说:促进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这是我们中国科协的宗旨,今天人才就在我们身边,要大力支持!并请王渝生馆长召开论证会,听听专家们的意见,如果可行建议由科普出版社完成该书的编辑和出版。不久,专家论证会在中国科技馆举行,该书的新颖和实用赢得了所有专家的赞许。王馆长第一次动用馆长基金50万元,为《书本科技馆》量产给予了财力的支持。科普出版社在接到出版任务后,由吕建华、许英亲自担纲,他们审查文稿、推荐漫画家、联系印刷厂,并以专家的角度为该书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关键意见,北京华联印刷集团更是不惜成本,投入20多人,并指示所有部门为该书出版开绿灯,一年的时间来自农村的打工妹先后学习了电路焊接、电镀、铆接、胶粘、剪裁等几十种工艺。2004年10月,仅生产了900套的《书本科技馆》制作完成,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该书为中央办公厅点名收藏,澳门特区政府购买了最后的60套图书赠送各个学校,在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在偏远地区的少年之家、在内蒙古的民族中学里、在各级科协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内,《书本科技馆》发挥了方便快捷、实物教学的优势……,很快这套图书被抢购一空。

一阵掌声打乱了我的思绪,会务组安排代表们参加的中山音乐堂交响音乐晚会《黄河》已接近尾声,在那气吞山河的乐曲声中,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位科普教育工作者,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不断去攀登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