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高校从事自然辩证法、科技政策的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科普研究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与科协的支持和资助是分不开的。
2003年9月,中国科协牵头组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研究课题招标,我们参与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结构"课题的竞标,获得了成功。"科学素质"是一个外来概念,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我和课题组成员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对科学素质定义、内涵和结构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该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评审组和科协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因为这项研究,我被邀请参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文件起草小组。
自那以后,科普研究成为了我的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作为高校教师,与专门的科普研究者和科普管理者不同,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在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所以,我的科普研究主要定位于学术研究。目前,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科普学术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体系中均没有位置,或者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科协雪中送炭,为科普学术研究的资助提供了一席之地。我尽量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提供的一席之地,从事科普学术研究。
一、获得"中国科协科普资助项目"的资助,从事科普政策的研究。我的同行中有多人次获得该项目的支持。2008年,我以"中国科普政策及其制定"为题申报该项目,获得了立项。虽然课题经费很少,但在该课题的支持下,我们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多次参加"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并培养了一名硕士研究生。该硕士生以"中国科普政策的议程设置与政策文化研究"为题,撰写了硕士论文,获得了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好评。后来,我们在期刊上正式发表了"中国科普政策及科普政策文化初探"的文章。这些工作后来生炭"的地位,
二、参加中国科协支持的"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主办。近年来,我连续不间断地参加了 "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管理者和实践专家、来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进行交流切磋。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中国科普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的2010年研讨会,同时举办了"科普理论国际论坛",笔者借此机会结识了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传播普及研究专家如美国的Bruce Lewenstein,英国的Martin Bauer,聆听了他们的报告,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交流对于我这样待在"象牙塔"的教师增加对中国科普实践的了解,增加对国际科普研究前沿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曾在这些研讨会上,或作大会报告,或主持分组讨论,或做分组报告。2007年我参加在上海浦东召开的第14届研讨会,做大会报告"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内涵及理念新探";2008参加在广州召开的第15届研讨会,做大会报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议程设置案例研究";2009年参加在沈阳召开的第16届研讨会,主持分组讨论并做报告"中国科普政策的类型、体系及历史发展初探";2010年参加第17届研讨会,做分组报告"低碳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初探"。经过会议学术委员会的遴选,我们参加这些会议的论文均被收入到近年来中国科普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中。
三、中国科协联合清华大学创建"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作为科技传播中心的一员,我见证了中心的创建历史和跨越性发展。2005年中国科协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建一流"的原则,联合建立了该研究机构。中心定位于"高起点、开放式、国际化"的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机构。中心由中国科协原书记徐善衍教授任理事长,中国科协书记程东红博士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担任副理事长。中心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不久,及时地召开"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学术研讨会"全国性会议,并编辑出版《科技传播普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实践》(曾国屏,刘立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8 )。中心承担了来自中国科协资助的多个课题,如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关系研究"、"科普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等。中心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如提出了从国家创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生活科学"等概念和体系。中心培养了一批科技传播与普及高层次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出站博士后4名,在站博士后2名,在读硕博生和已毕业硕博士数十名。
饮水思源,我感谢科协对科普学术研究提供了资助和平台,也期望科协继续并加大支持科普学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