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勇于开拓创新的中国科普博览
http://tech.QQ.com 2009年10月22日17:39 腾讯科技
2009年,紧随共和国60周岁华诞,中国科普博览也迎来了10周岁生日。“建设好中国科普博览网,为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服务,为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服务”,这是10年前中科院路甬祥院长为刚刚成立的中国科普博览的题词,反映了中科院领导人对中国科普博览的关怀和期望。正是在路甬祥、师昌绪、王绶琯、石玉林、陈宜瑜、胡启恒、汪成为、曾庆存等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普博览在十年时间内发展迅猛。
中国科普博览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科普网站之一,现拥有70多个中英文虚拟博物馆,10万多张图片,数量众多的视频、游戏和动画,总上网数据量超过50G。截止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约6千万人次,位居全国科普网站前列。
中国科普博览依托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超级计算环境、中国科技网高速网络、海量存贮环境、以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的支持,在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科技部和北京科委等的资助下,与院内外近百个研究机构、媒体机构、科学协会和科普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采用面向高速网络的先进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将中国科普博览建设为知识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站。
截止目前,中国科普博览已经建设了几大类科普资源,逐步发展为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的网络科学传播平台,资源包括:
一、系统地介绍科学知识的虚拟博物馆群,以“万物之理、生命奥秘、地球故事、星宇迷尘、科技之光、文明星火”六大展区为主要形式,知识面几乎覆盖了自然科学的全部领域;
二、紧跟社会热点、剖析科学前沿,形成了包括“科普动态、科普纵览、科学大讲堂、科学论坛、专题透视、科学面对面、科学无限”在内的多个科普栏目;
三、通过“科学游戏、科学图吧、科学动画、科学影院”等栏目集成和展示中科院科普资源,并为公众提供了中科院一百多家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普网站的导航;
四、面向用户的互动需求,开辟了“互动体验区、科学论坛”等多样化的互动栏目;
五、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建立“手机博览网”等新媒体的科普形式。
中国科普博览以其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使“中国科普博览”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优秀科普阵地。
纵观中国科普博览10年的发展道路,从1999年我国最早的大型虚拟博物馆群,到2004年获得“中国优秀文化网站”,到2005获得“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The World Summit Award)”和“全国优秀科普网站”奖项,再到2009年的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中国科普博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科普资源,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中国科普博览已经成为中科院的科普基地,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全国科普基地。凭借团队的创新开拓意识,中国科普博览形成了融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独特科普风格,树立了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2004年2月,中国科普博览荣获中国网络文明工程组织委员会授予的“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
2005年9月,中国科普博览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及栏目评选活动“优秀科普网站奖”和“技术奖”
2005年11月,中国科普博览代表国家参加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The World Summit Award)”的角逐,在168个国家推荐的近1000个优秀电子网站/项目中脱颖而出,勇夺大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科普博览的网络科学传播工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了公众的喜爱,而且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中国科学院江绵恒副院长曾对中国科普博览做出这样的评价:“中国科普博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深受广大市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网上科普乐园。”
相关下载:新闻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