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陈建民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历代人民曾饱受地震灾害之苦。中国人对地震现象的记录、观察源远流长,曾经对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地震科技事业从旧中国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在艰难中不断求索,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与创新之路。
中国地震科技坚持从国情、灾情出发,取得了众多独具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科技进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来的艰辛探索,地震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学科,发展了具有优势的重点领域;地震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国的现代化地震观测网络,初步建成了科学实验、网络环境和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收获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国际地震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取得一定的减灾实效;地震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我国地震科技专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享有良好的声誉;地震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高度集中,财富快速积累,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效应更加广泛、财产损失更加巨大,地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构成的威胁更加严重。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防震减灾是一项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所面对的是一系列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难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地震科技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一些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尚未解决;地震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地震观测、探测和实验能力不足;地震科技发展中的合作和开放不够,全国地震科技力量的整体效能还未充分发挥;地震科技创新型人才、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技术人才仍显不足,人才培养、交流和使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防震减灾科技含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目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工作,是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必由之路。我们要把“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贯穿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全过程;要把支撑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服务作为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神圣使命;要把开放合作作为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今后一个时期,地震科学技术工作应该加强大陆地震构造研究,逐步深化对地震活动规律的认识;努力探索地震成因,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加强地震成灾机理的研究,为震害防御提供理论基础;发展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技术,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支撑;发展地震灾害防御技术,为抗震设防和工程抗震提供支撑;发展地震应急救援技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损失提供支撑。
要完成这些任务,应该以全国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建设学科布局合理、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各具特色的地震科学创新体系,共同推进地震科学知识创新。应该改变目前地震科研课题分散、科研与技术脱节、缺少“龙头”项目的局面,在国家层面上设计并实施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计划,着力解决地震科技的瓶颈问题。应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给予地震科学技术长期稳定的支持,加快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应该进一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立足中国国情、面向国际前沿,着力培养和稳定一支适应地震科学技术发展、适应国家防震减灾需求的地震科技队伍,培养和支持一批在国际地震科学技术领域表现活跃、业绩突出的业务骨干。
新形势下的地震科学技术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务院2006年12月发布《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了国家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刚刚颁布的《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对今后十几年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描绘了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奋力开创我国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地震科技坚持从国情、灾情出发,取得了众多独具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科技进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来的艰辛探索,地震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学科,发展了具有优势的重点领域;地震科技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国的现代化地震观测网络,初步建成了科学实验、网络环境和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收获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国际地震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取得一定的减灾实效;地震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我国地震科技专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享有良好的声誉;地震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高度集中,财富快速积累,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效应更加广泛、财产损失更加巨大,地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构成的威胁更加严重。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防震减灾是一项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所面对的是一系列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难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地震科技基础性工作相对薄弱,一些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尚未解决;地震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地震观测、探测和实验能力不足;地震科技发展中的合作和开放不够,全国地震科技力量的整体效能还未充分发挥;地震科技创新型人才、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技术人才仍显不足,人才培养、交流和使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防震减灾科技含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目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工作,是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必由之路。我们要把“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贯穿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全过程;要把支撑引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服务作为地震科技创新发展的神圣使命;要把开放合作作为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今后一个时期,地震科学技术工作应该加强大陆地震构造研究,逐步深化对地震活动规律的认识;努力探索地震成因,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加强地震成灾机理的研究,为震害防御提供理论基础;发展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技术,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提供支撑;发展地震灾害防御技术,为抗震设防和工程抗震提供支撑;发展地震应急救援技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损失提供支撑。
要完成这些任务,应该以全国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建设学科布局合理、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各具特色的地震科学创新体系,共同推进地震科学知识创新。应该改变目前地震科研课题分散、科研与技术脱节、缺少“龙头”项目的局面,在国家层面上设计并实施围绕重大科学问题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计划,着力解决地震科技的瓶颈问题。应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给予地震科学技术长期稳定的支持,加快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强化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应该进一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立足中国国情、面向国际前沿,着力培养和稳定一支适应地震科学技术发展、适应国家防震减灾需求的地震科技队伍,培养和支持一批在国际地震科学技术领域表现活跃、业绩突出的业务骨干。
新形势下的地震科学技术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务院2006年12月发布《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了国家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刚刚颁布的《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对今后十几年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描绘了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奋力开创我国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共有 人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