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
翟金良 赵涛 黄铁青
一、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 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即强有力地组织全国军民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规划是统领灾后恢复重建的蓝图和纲领,是恢复重建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将对灾区的近期恢复重建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工作,从思想认识、组织体制保障、法制保障、社会公众参予等方面均将规划工作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5 月23 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 次会议指出,“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做好规划”,在思想认识上明确了规划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要地位。5 月28 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主要负责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组由国家发改委任组长单位,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成,为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体制保障。6 月8 日,国务院公布施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规定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要将规划作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服从规划管理,这样就以国家法律条例的形式, 为规划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依据提供了法制保障。8 月12 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三个月, 由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完成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公开征求意见, 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予和关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息息相关
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是对灾区地球表层系统自然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进行科学认知,合理调控灾区人与自然关系(人地关系)的过程,目标是通过对自然要素与社会人文要素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调控, 使灾区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实现最优化,实现灾区恢复重建的长时间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合理调控灾区人地关系的指针,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引导灾区通过恢复重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线图。规划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灾区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 需要综合考虑灾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发展变化状况, 必须要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开展大量综合集成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它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一起,构成地学领域的基本学科体系。地学研究地球的各个圈层及其相互作用,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处于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交接带,因此,地理学更容易与地学领域的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和融合, 更容易在区域层面上的综合集成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其他学科,地理学更注重研究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与相互作用, 使得它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因此,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或可持续性科学关系密切, 尤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 地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为其骨干支撑学科。
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特点与地理学的特性相吻合, 可以得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息息相关的结论,主要体现在:
1.规划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地域差异显著,区域性和空间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区范围由国务院确定, 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 总面积132596 平方公里,包括四川、甘肃和陕西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 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39 个, 甘肃省8 个,陕西4 个。2007 年末灾区总人口1986.7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41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050 元和3533 元。规划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甘肃省南部和陕西省西南端,在地势地貌格局上处于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过度地带,位于青藏高原及秦岭南端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上。区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空间差异性显著,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差别明显,地形地貌复杂、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盆地都有分布。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言, 龙门山山前平原承载能力最强, 丘陵浅山区域的承载能力中等,山区承载能力最弱。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前平原、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其中,龙门山山前平原区,村镇分布密集,人口密度达到600-800 人/km2, 盆地低山丘陵区人口密度400-600 人/km2, 而龙门山区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东部人口密度150-300 人/km2, 西部人口密度仅为50-150 人/km2。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内相对较好的地区是龙门山前平原、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周边县市区,其中龙门山前平原10 个县市区人均GDP 达16053 元, 低山丘陵区25 个县市和西部高原山区16 个县市的人均GDP 分别为9393 元和9315 元。可以看出,规划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显著,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地域性差异。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对灾区自然环境空间分布规律、人口与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等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是合理制定区域主体功能、人口安置、城乡布局、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布局等的基础。
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不同地域的地表空间上表现出差异性和不均一性,社会人文要素在不同地表空间上也体现出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种地理事物在地表空间上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构成了区域性这一地理学的基本特征。描述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地表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进行空间图形表达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与方法。在考察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时, 地理学注重从区域性的角度入手,考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格局,考察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可以在空间图形表达上体现出这种差异性 研究体现出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 模拟出人类调控作用下地理事物的多模式分布格局情景。因此,在灾区恢复重建与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地理学尤其可以在空间布局研究,在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合理结构与空间格局优化方面,如确定不同地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调整人口空间分布、确定城乡合理格局、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等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2. 规划需要考虑多因素,综合性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综合性。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涵盖了灾区恢复重建的方方面面, 从生态环境保护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从城乡建设到产业调整和生产力布局, 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培育市场服务体系,等等,包括了灾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内容, 规划目标与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规划目标的制定与工作内容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系统性的指导思想, 需要有综合性极强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基础。
地球表层的各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彼此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对复杂性事物的研究必然要采用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综合集成的手段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综合性。随着人类活动在地球表层空间上的扩展和强度上的加剧, 在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与双重作用下, 地球表层系统的各子系统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更加剧烈, 单纯考虑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已完全不能提示地球表层系统运动变化的规律, 考虑某一子系统和要素的变化离不开它对另一子系统和要素变化的贡献与响应, 需要把各子系统与要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系统和综合的研究。自然地理在考虑自然要素时注重对自然因子的综合研究,人文地理在考虑人文要素时注重对人文因子的综合研究,而在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地理学更是充分考虑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综合考虑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突破和融合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分界线,综合性的特色更加明显。在需要考虑人地关系,研究和解决综合性极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尤其在区域规划的制定方面,地理学显示出其巨大的学科优越性。近年来,在西部地区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国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一系列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规划研究工作中,一批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机构作为项目任务的承担单位,一大批地理学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投身其中,地理学发挥了骨干性的学科支撑作用。
3.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合理调控人地相互作用,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成为正确认识与调控灾区人地关系与相互作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依据和工作准绳。在“地”对“人”的限制与制约作用方面,比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弱,位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秦巴山地-青藏高原-川滇森林) 向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成渝城市带)的过渡地区, 基本上属于国家级或省级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 承载城镇人口集聚的能力相当有限, 可用于支撑城市化扩展的空间已基本饱和, 区域人口已经超载, 山区县约1/3 的人口属于超载; 龙门山大断裂带沿线地区及高山峡谷地区发生余震的概率大,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次生灾害, 不适宜人口大规模聚居, 在灾后恢复重建进行人口配置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 而平原及丘陵地区对人口分布的限制作用小, 是相对适宜人口集中配置的地区, 应充分利用山区平坝、河流阶地、山麓缓坡和丘陵地区作为人口安置点。在“人”对“地”的影响与改造方面,比如, 在四川灾区东南部山前平原的偏北部地区, 人类活动带来的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加剧, 使主要江河城市段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另有一些地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活动, 导致部分中小河流断流, 加剧了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降低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在地理学家牵头完成的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中,对“人”适应“地”的活动进行了综合深入的研究, 给出了人类活动在不同地域上的表现强度与方式的研究结果, 对不同区域上的产业发展导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对龙门山前以适宜重建为主的区域、龙门山以适度和不宜重建为主的区域、周边以适度重建为主的区域分别提出了人口集聚、居民点格局、城镇发展规模、产业发展导向等的科学研究结论。
4.规划应考虑长时间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影响,地理学注重考察地理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长期变化和不确定性事件的作用与影响。
地震是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 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塑造和人类活动的改变影响具有突变性与不确定性,而这种塑造、改变和影响一旦发生,则是长期的、深远的。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 地震集中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长约350 公里的空间范围内, 历史上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属中等水平, 历史上及近期均未发生过7 级以上大地震,因此,5·12 大地震的暴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 是地壳运动突变的结果, 属于不确定性事件。地震主震的主要能量在一分多钟内集中释放,事发突然,历时短暂, 在瞬间即深刻地改变了地表事物的格局, 给地表事物的发展变化带来突变性影响, 而且这种突变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大地震发生后, 余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强度等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但余震发生的次数多,影响的时间尺度长。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山区地震次生灾害的具体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但其影响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突发造成山体滑坡,瞬间壅塞河道,形成多处大型堰塞湖,威胁到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堰塞湖至今仍然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和不确定性影响,在灾后恢复重建时必须考虑其潜在和长期影响。
地理学在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时,既注重对地理事物在空间尺度上分布变化的研究,同时也注重对地理事物在时间尺度上变化的研究。在考察地理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时,既注重研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周期性和长期性趋势, 也注意短周期和非周期性变化,考虑不确定性事件的作用与影响。在考虑不确定性事件的作用与影响时,注重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变的突变性节点分析,一方面考察分析外界驱动力突变的临界值,分析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对临界驱动力反馈的阈值,研究外界驱动力发生的不确定性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性影响,另一方面考察分析地球表层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不确定性作用,预测各组成要素间的不确定性影响。
三、地理学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国家层面上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包括三大部分:“专项评估”、“规划编制”和“政策研究”。其中,专项评估有三项,包括“灾害范围评估”、“灾害损失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规划工作方案规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的专项评估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参加。承载能力是力学和工程地质等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表示物体在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能够承载的最大外力或载荷, 现已广泛引申和应用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之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该区域在资源环境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 能可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按照方案的部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确定可承载的人口总规模, 提出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范围以及产业发展导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专项评估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地理学家任项目专家组组长, 联系院内外其他领域专家一起, 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 集中攻关,联合协作,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以及地方省区的规划制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其他部门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地理科学工作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重要内容。受省政府的委托,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牵头,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作为技术主持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局、省地震局、省气象局和省统计局参与。此项工作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地理学家牵头, 他们联系所内外其他领域专家一起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 为四川省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也是大陆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 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 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这些对于地震灾害的防治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理学在上述工作中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 地理学除了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在灾情监测、评估、次生灾害防治等方面均发挥出重要作用。依靠地理学的独特学科优势,可为地震灾害综合防治、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 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即强有力地组织全国军民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规划是统领灾后恢复重建的蓝图和纲领,是恢复重建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将对灾区的近期恢复重建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工作,从思想认识、组织体制保障、法制保障、社会公众参予等方面均将规划工作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5 月23 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 次会议指出,“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做好规划”,在思想认识上明确了规划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重要地位。5 月28 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主要负责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组由国家发改委任组长单位,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成,为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体制保障。6 月8 日,国务院公布施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规定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要将规划作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服从规划管理,这样就以国家法律条例的形式, 为规划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依据提供了法制保障。8 月12 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三个月, 由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完成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公开征求意见, 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予和关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息息相关
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是对灾区地球表层系统自然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进行科学认知,合理调控灾区人与自然关系(人地关系)的过程,目标是通过对自然要素与社会人文要素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调控, 使灾区地球表层系统的人地关系实现最优化,实现灾区恢复重建的长时间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合理调控灾区人地关系的指针,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引导灾区通过恢复重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线图。规划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灾区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 需要综合考虑灾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发展变化状况, 必须要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开展大量综合集成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它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一起,构成地学领域的基本学科体系。地学研究地球的各个圈层及其相互作用,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处于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交接带,因此,地理学更容易与地学领域的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和融合, 更容易在区域层面上的综合集成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其他学科,地理学更注重研究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与相互作用, 使得它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因此,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或可持续性科学关系密切, 尤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 地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为其骨干支撑学科。
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特点与地理学的特性相吻合, 可以得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地理学息息相关的结论,主要体现在:
1.规划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地域差异显著,区域性和空间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区范围由国务院确定, 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 总面积132596 平方公里,包括四川、甘肃和陕西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 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39 个, 甘肃省8 个,陕西4 个。2007 年末灾区总人口1986.7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41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050 元和3533 元。规划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甘肃省南部和陕西省西南端,在地势地貌格局上处于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过度地带,位于青藏高原及秦岭南端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上。区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空间差异性显著,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差别明显,地形地貌复杂、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盆地都有分布。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而言, 龙门山山前平原承载能力最强, 丘陵浅山区域的承载能力中等,山区承载能力最弱。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前平原、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其中,龙门山山前平原区,村镇分布密集,人口密度达到600-800 人/km2, 盆地低山丘陵区人口密度400-600 人/km2, 而龙门山区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东部人口密度150-300 人/km2, 西部人口密度仅为50-150 人/km2。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内相对较好的地区是龙门山前平原、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周边县市区,其中龙门山前平原10 个县市区人均GDP 达16053 元, 低山丘陵区25 个县市和西部高原山区16 个县市的人均GDP 分别为9393 元和9315 元。可以看出,规划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显著,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地域性差异。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对灾区自然环境空间分布规律、人口与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等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是合理制定区域主体功能、人口安置、城乡布局、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布局等的基础。
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在不同地域的地表空间上表现出差异性和不均一性,社会人文要素在不同地表空间上也体现出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种地理事物在地表空间上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构成了区域性这一地理学的基本特征。描述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地表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进行空间图形表达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与方法。在考察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时, 地理学注重从区域性的角度入手,考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格局,考察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可以在空间图形表达上体现出这种差异性 研究体现出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 模拟出人类调控作用下地理事物的多模式分布格局情景。因此,在灾区恢复重建与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地理学尤其可以在空间布局研究,在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合理结构与空间格局优化方面,如确定不同地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调整人口空间分布、确定城乡合理格局、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等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2. 规划需要考虑多因素,综合性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综合性。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涵盖了灾区恢复重建的方方面面, 从生态环境保护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从城乡建设到产业调整和生产力布局, 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培育市场服务体系,等等,包括了灾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内容, 规划目标与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规划目标的制定与工作内容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系统性的指导思想, 需要有综合性极强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基础。
地球表层的各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彼此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对复杂性事物的研究必然要采用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综合集成的手段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综合性。随着人类活动在地球表层空间上的扩展和强度上的加剧, 在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与双重作用下, 地球表层系统的各子系统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更加剧烈, 单纯考虑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已完全不能提示地球表层系统运动变化的规律, 考虑某一子系统和要素的变化离不开它对另一子系统和要素变化的贡献与响应, 需要把各子系统与要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系统和综合的研究。自然地理在考虑自然要素时注重对自然因子的综合研究,人文地理在考虑人文要素时注重对人文因子的综合研究,而在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地理学更是充分考虑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综合考虑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突破和融合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分界线,综合性的特色更加明显。在需要考虑人地关系,研究和解决综合性极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尤其在区域规划的制定方面,地理学显示出其巨大的学科优越性。近年来,在西部地区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国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一系列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规划研究工作中,一批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机构作为项目任务的承担单位,一大批地理学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投身其中,地理学发挥了骨干性的学科支撑作用。
3.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合理调控人地相互作用,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成为正确认识与调控灾区人地关系与相互作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依据和工作准绳。在“地”对“人”的限制与制约作用方面,比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总体较弱,位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秦巴山地-青藏高原-川滇森林) 向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成渝城市带)的过渡地区, 基本上属于国家级或省级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 承载城镇人口集聚的能力相当有限, 可用于支撑城市化扩展的空间已基本饱和, 区域人口已经超载, 山区县约1/3 的人口属于超载; 龙门山大断裂带沿线地区及高山峡谷地区发生余震的概率大,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次生灾害, 不适宜人口大规模聚居, 在灾后恢复重建进行人口配置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 而平原及丘陵地区对人口分布的限制作用小, 是相对适宜人口集中配置的地区, 应充分利用山区平坝、河流阶地、山麓缓坡和丘陵地区作为人口安置点。在“人”对“地”的影响与改造方面,比如, 在四川灾区东南部山前平原的偏北部地区, 人类活动带来的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加剧, 使主要江河城市段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另有一些地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活动, 导致部分中小河流断流, 加剧了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降低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在地理学家牵头完成的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中,对“人”适应“地”的活动进行了综合深入的研究, 给出了人类活动在不同地域上的表现强度与方式的研究结果, 对不同区域上的产业发展导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对龙门山前以适宜重建为主的区域、龙门山以适度和不宜重建为主的区域、周边以适度重建为主的区域分别提出了人口集聚、居民点格局、城镇发展规模、产业发展导向等的科学研究结论。
4.规划应考虑长时间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影响,地理学注重考察地理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长期变化和不确定性事件的作用与影响。
地震是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 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塑造和人类活动的改变影响具有突变性与不确定性,而这种塑造、改变和影响一旦发生,则是长期的、深远的。汶川地震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 地震集中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长约350 公里的空间范围内, 历史上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属中等水平, 历史上及近期均未发生过7 级以上大地震,因此,5·12 大地震的暴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偶然性, 是地壳运动突变的结果, 属于不确定性事件。地震主震的主要能量在一分多钟内集中释放,事发突然,历时短暂, 在瞬间即深刻地改变了地表事物的格局, 给地表事物的发展变化带来突变性影响, 而且这种突变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大地震发生后, 余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强度等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但余震发生的次数多,影响的时间尺度长。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山区地震次生灾害的具体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但其影响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突发造成山体滑坡,瞬间壅塞河道,形成多处大型堰塞湖,威胁到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堰塞湖至今仍然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和不确定性影响,在灾后恢复重建时必须考虑其潜在和长期影响。
地理学在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时,既注重对地理事物在空间尺度上分布变化的研究,同时也注重对地理事物在时间尺度上变化的研究。在考察地理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时,既注重研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周期性和长期性趋势, 也注意短周期和非周期性变化,考虑不确定性事件的作用与影响。在考虑不确定性事件的作用与影响时,注重对地球表层系统演变的突变性节点分析,一方面考察分析外界驱动力突变的临界值,分析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对临界驱动力反馈的阈值,研究外界驱动力发生的不确定性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性影响,另一方面考察分析地球表层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不确定性作用,预测各组成要素间的不确定性影响。
三、地理学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国家层面上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包括三大部分:“专项评估”、“规划编制”和“政策研究”。其中,专项评估有三项,包括“灾害范围评估”、“灾害损失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规划工作方案规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的专项评估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参加。承载能力是力学和工程地质等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表示物体在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能够承载的最大外力或载荷, 现已广泛引申和应用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之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该区域在资源环境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 能可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按照方案的部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确定可承载的人口总规模, 提出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范围以及产业发展导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专项评估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地理学家任项目专家组组长, 联系院内外其他领域专家一起, 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 集中攻关,联合协作,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以及地方省区的规划制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其他部门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地理科学工作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重要内容。受省政府的委托,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牵头,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作为技术主持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局、省地震局、省气象局和省统计局参与。此项工作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地理学家牵头, 他们联系所内外其他领域专家一起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 为四川省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也是大陆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 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 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 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这些对于地震灾害的防治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理学在上述工作中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 地理学除了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在灾情监测、评估、次生灾害防治等方面均发挥出重要作用。依靠地理学的独特学科优势,可为地震灾害综合防治、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