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大暴雨导致上千公顷农作物受灾,数十万间房屋倒塌,上千万人生活被影响。
现在,洪水已经退去,但洪灾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却没有消退。
河南暴雨现场 (图片来源:微博@平安中原)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心理问题不能忽视。
只有了解更多心理卫生知识,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甚至他人。
需要强调的是,灾害发生后,一些个体的心理问题有延迟性,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因此灾害后持续关注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暴雨后倾倒的房屋 (图片来源:国家减灾办)
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容易产生这些情绪
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之后,我们会产生许多情绪上的反应:
看到暴雨相关新闻时,我们难以置信,又无比揪心,却还是停不下刷新页面的手;
家人在暴雨中受到伤害,我们痛心、担忧,感受到巨大的悲伤,根本睡不着;
辗转反侧一整晚之后好不容易入眠,巨大的雨网、激烈的雨声也依然在梦中蔓延,伴随着建筑坍塌的轰鸣、老少妇孺的呼喊,让我们在噩梦中分不清,灾难是否真的已经离开。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出现这些紧张不安、恐惧惊慌、焦虑抑郁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它们多数是应激性的正常情绪行为反应,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逐渐缓解。
此外,我们还有可能产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食欲和消化变弱、感觉迟钝、身体各部位疼痛等生理不适症状。
这些身体和情绪上的反应,其实是在经历了漫长的进化之后,人类建立起的一套本能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当我们感觉到生命健康受到外界威胁时,个体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作出一系列反应,来提醒我们抓紧时间采取措施,避免侵害、抗击威胁。这种本能曾经帮助人类快速反应,成功逃离大草原上的狮子,但是也让现在的我们在暴雨之后,身心都出现了应激。
所以,如果我们在经历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出现了上述“应激”症状,先不要过度慌张,要告诉自己,不用太担心。
经历创伤性事件后,这些情况需要警惕
虽说人体的保护和调控机制会帮助我们承受、克服这种巨大的刺激,但大家也要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自然恢复。
经历过重大灾害后,很容易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PTSD症状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的出现可能伴有其他心理疾病,例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精神分裂、人格障碍等,甚至可能与高血压、心脏病及支喘气管哮喘等生理疾病共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创伤。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重大灾害后,有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而出现这种情况时,及时寻求心理援助就可以缓解症状。调查还表明,在灾难发生的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因此,在灾害发生后,大家要持续关注自己及亲友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强烈或持续的心理反应,就要考虑出现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在经历暴雨洪涝灾害等重大灾情以及创伤事件之后,如果出现了PTSD,则可能出现以下四大标志性症状群:
1)重新体验症状群。
重新体验症状群是PTSD的第一个核心特征,当事人会反复体验当时受灾的经历,就像是重新回到了灾害发生的时候,患者会再次重复事件发生时各种撕心裂肺的痛苦。
经历暴雨或洪灾后的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淋浴时看到水滴落下,记忆就会“闪回”到大雨瓢泼的时候,重新经历一次被困在漫天暴雨中的恐慌、无助和巨大悲伤。
更严重的患者甚至看到水或者听到水声都会触发记忆回溯,一天之中会反复经历多次。
图片来源:Veer图库
患者的生命中就像是布满了黑洞,不知道在哪一刻就会被突然吸入。一天之中只剩两个状态:挣扎在痛苦记忆里,以及担忧着不知何时又会突然出现的痛苦记忆。
有时当事人甚至会用错觉和幻觉构造出经历创伤的新体验,例如噩梦中自己进入了实际上没有经历的痛苦场景,反复重现创伤经历会给患者带来折磨。
2)持续性回避症状群。
发生创伤性事件之后,当事人可能会不想谈论灾难,并且对与创伤相关的所有事情都坚持回避。在一些暴力案件的侦办过程中,部分受害人“一问三不知”,即便明知这些细节对抓住凶手非常重要,但是内心的巨大痛苦让患者持续性地回避相关细节,不愿意讨论具体的时间、地点、对话、物体和内容,或是抽象的与事件有关的感受。
严重时,患者甚至会出现“选择性失忆”的症状,忘记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记忆。尽管持续性回避看上去让患者暂时免于痛苦,但是创伤性事件就像是患者心底一个严重的伤疤,如果放任不管,伤疤就会愈发严重。
因此,持续性回避对患者来说是徒劳地逃避,无法从本质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3)认知和心境方面消极改变症状群。
由于经历了创伤事件,当事人出现了认知或心境方面消极的改变。创伤性事件就像是患者人生航程上一块巨大的暗礁,在撞上暗礁之后,有些患者的航船就如同泰坦尼克号一样不断下沉,像是从明媚的阳光下不断沉没进了深海中,患者的人生变得冰冷压抑、暗淡无光。
在外在层面,患者表现得麻木、冷淡、疏离,不愿与他人进行密切情感交流。在精神层面,患者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图片来源:Veer图库
4)警觉性增高或反应明显改变症状群。
当事人会出现容易被激怒、容易受到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就像是一只受到巨大惊吓的兔子一样,有时还会伴有生理上的心慌气短等现象。还有患者会出现攻击他人的冲动,甚至出现自残行为。
暴雨之后,我们的心灵如何康复?
如果我们感觉到自己出现了以上症状,也不要对自己妄下判断,还是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由心理医生根据临床诊断标准来得出结果,积极治疗。
一般来说,创伤性事件暴露之后,出现至少一个上述症状,持续时间一个月以上,经专业人士判断,才可能被诊断为PTSD。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PTSD的临床诊断标准是美国心理学会在2013年出版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与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
对于可以自我恢复的普通人来说,经历重大自然灾害后应当如何进行心理重建呢?
首先,照顾好自己。尽量做到饮食健康、规律作息,适量的有氧运动也对情绪恢复很有帮助,还可以做一些让我们心情平静、状态放松的事情,例如阅读、听音乐、瑜伽或冥想等。
其次,我们要与家人、朋友和社会团体保持联系。情绪不好的时候,来自家人、朋友的陪伴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有帮助。如果觉得太难受,就给自己的好朋友打个电话,倾诉烦忧吧。
陪伴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再次,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恢复正常生活上。重大自然灾害会让我们觉得生活的节奏被打乱了,产生无法按步调生活的失控感。我们可以制定一个恢复正常生活的小目标,并且一步一步地推进下去,就能重新找回安心稳定和控制的感觉。
最后,不要害怕求助。灾害发生后,许多社会团体会提供多种渠道的心理援助,例如开通心理救援热线等。如果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可以关注一下相关资源,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如果是确诊的PTSD患者,也不用过于担心,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手段来缓解。
延长暴露疗法(PE)是常用的一种PTSD心理疗法。在延长暴露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患者会直接面对一些安全的,但能够唤起患者所恐惧的事物的情景。
这个疗法的核心是消除或代替恐惧感,通过放松技术和治疗师的指导,把患者的恐惧水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使患者了解他们是可以忍受这种焦虑情景的;并且他们在回忆起创伤记忆的时候,并没有可怕的事发生,用这种方式来减少患者过度的恐惧与焦虑。
在治疗之前,患者可能认为自己在创伤面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经过治疗,患者能够将创伤事件看成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事件,是一个意外而不是常态,从而重获掌控感和自信心。
这样的治疗过程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可能会因为被鱼刺卡住过而不喜欢吃鱼,直到妈妈把刺少味美的红烧鲅鱼放到我们面前,给我们演示自己挑鱼刺,让我们意识到吃鱼是安全的,并不是所有的鱼都会卡住我们的喉咙,而挑鱼刺是很简单的,经历过这样的治愈过程,我们又能重新喜欢上吃鱼了。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也已经应用于暴露疗法中,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RET)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参与感,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暴露疗法实际操作困难的问题。
在河南暴雨中,我们看得到国人骨血中的坚韧与勇敢,也感受得到植根在灵魂里的柔软与善良。
暴雨无情人有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我们都会在满城悲怆中站起,不让彼此在眼泪与洪水中决堤。暴雨过后的河南,天总会更蓝更清,草会更青翠欲滴,我们的心,也会更笃定坚毅。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参考文献:
1.Ursano R J, Zhang L, Li H, et al. PTSD and Traumatic Stress From Gene to Community and Bench to Bedside [J]. Brain Res, 2009, 1293: 2-12.
2.罗珊,侯丽娟等.抑郁症患者的创伤性事件与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初步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6):587
3.陈征. 天津市社区人群创伤性事件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8.
4.邓明昱.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 新标准)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24(05): 641-650.
5.黄瑞雯,吴诗瑜.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诊断与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21,28(02):3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