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什么?嘴里起个泡,竟然是抑郁的前兆
发布时间:2020-06-29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李卓思 (京都大学农学博士)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估计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长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尽管尚不清楚造成抑郁症的确切原因,但科学家可以肯定,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曾有一项研究显示,44个基因位点的变化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除此之外,过度疲劳和压力都会引起抑郁症。但为什么疲劳和压力会引起抑郁症,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人们只是通过判断抑郁症患者前后的生活状态、体征以及症状来解释过度疲劳和压力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原因。最近,一项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的新研究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病毒是可能造成抑郁症的“元凶”之一。这项研究由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发现人类疱疹病毒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有关。也就是说,让我们嘴里起泡的病毒,还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能够将“病毒”和抑郁症联系起来,不得不说科学家的脑洞实在是太大了。以往的科学调查,将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用来分析哪些基因、哪些蛋白质和疾病有关,但是往往得不到任何关联。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寄生在人体上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上面,由此发现,这些微生物的基因或者他们释放的蛋白质和人类的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5

  长期潜伏的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之一。疱疹病毒科里面有8种类型,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疱疹性龈口炎、幼儿急疹、生殖器疱疹等多种疾病。疱疹病毒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这种病毒不同于今年在全世界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或者是季节性的流感,亦或是能引起拉肚子的诺如病毒等仅仅在宿主体内潜伏数天或者数月的病毒。疱疹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具有在宿主一生中保持潜伏感染状态的特性,能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在免疫力下降时会再次引发感染。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供的HHV-6的彩色增强微照片,HHV-6是疱疹家族的双DNA病毒。此处显示的病毒粒已成熟,然后从被感染的淋巴胞中放出来(图片来源:sciencephoto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与抑郁症相关的病毒是疱疹病毒中的6型,科学家发现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和精神类疾病有着不小的联系。人疱疹病毒6HHV-6)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神经性病毒,和神经的亲和性高,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传播。HHV-6能够引起幼儿突发性急疹,几乎所有患者在婴幼儿时感染,引起玫瑰茄,然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体内。该病毒和其他疱疹病毒相似,会因患者的免疫低下而重新激活,有时会引起脑炎。

  

  幼儿急疹

  狡猾的6型疱疹病毒

  2018年,由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微生物学系的布普什 普鲁斯蒂(Bhupesh Prusty)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疱疹病毒HHV-6会引起认知情绪障碍。他们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的人的大脑中,发现了一类被称为浦肯野细胞的神经元感染了疱疹病毒HHV-6浦肯野神经元是位于人小脑中的脑细胞,而人小脑是负责控制运动、肌肉、平衡和姿势的大脑区域。同时,一些研究也认为这个大脑区域与语言、认知和情绪有联系

  研究指出,疱疹病毒HHV-6的病原体可能在生命早期的关键的发育阶段破坏神经发育,并与免疫系统发生串扰,以往人们认为潜伏的疱疹病毒(即被认为是不活跃的,潜伏在器官和组织中的病毒)完全无害这一想法也被证明是错误的。也有研究表明这些人疱疹病毒可能引起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老年痴呆症。

  

  小脑位于脑的后下方(图片来源:neuroskills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疱疹病毒会侵入人体的嗅觉神经。疱疹病毒HHV-6主要潜伏在唾液和鼻腔等部位,在身体疲劳时,会从唾液中脱落,其中一部分病毒逆流从口进入鼻,再进入嗅觉途径,并潜伏在嗅球/道和鼻内皮中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要注意,嗅球(olfactory bulb)可不是口腔或者鼻子里的部位,它是人类前脑结构中参与嗅觉的部分,用于感知气味。

  嗅球不仅是HHV-6潜伏期的一个重要位点,而且还是一种防止唾液中的病毒侵入大脑的免疫器官。有一些研究报道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嗅球功能障碍及其体积减少。因此,研究人员们猜测,HHV-6的重新激活可能引起了嗅球功能低下,进而导致抑郁症。日本慈恵医大的近藤一博教授的研究团队证实了这一猜测。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5、维基百科

  疱疹病毒为何会“致郁”

  近藤教授的团队进一步分析了HHV-6引发抑郁症在分子层面的原因机制,发现是病毒产生的蛋白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他们发现,当免疫力下降,身体一直处于疲劳时,唾液中的HHV6病毒数量激增,病毒感染嗅球,在嗅球位置处产生新的蛋白质,他们称其为SITH-1蛋白,这个蛋白就是他们研究的主角。

  他们制作了表达SITH-1的小鼠,在小鼠嗅觉星形胶质细胞中SITH-1大量产生,结果显示小鼠嗅球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小鼠也表现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化和抑郁症状。而在用HHV-6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和其他巨噬细胞系中发现,只在嗅球中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大量的产生了SITH-1蛋白,这些蛋白的表达促进了钙大量流入细胞内,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图片来源:雅虎

  如下图所示,近藤教授对健康人和患抑郁症的共计166人进行血清调查发现,和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的SITH-1含量非常高,抑郁症患者SITH-1阳性者为79.8%SITH-1的表达使人产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高了12.2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5

  尽管还不能直接将过度疲劳和压力与抑郁症直接划等号,但是SITH-1蛋白质的发现为今后研究疲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数据,这项研究也突破了以往疱疹病毒潜伏期不会作妖的认知。所以通过这些研究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压力不仅会压垮你,还会让你换上抑郁症!因此我们平时多注意休息,缓解压力,不让狡猾的疱疹病毒有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 Nobuyuki Kobayashi. Human Herpesvirus 6B Greatly Increases Risk of Depression by Activating Hypothalamic-Pituitary -Adrenal Axis during Latent Phase of Infection. iScience. Volume 23, Issue 6, 26 June 2020, 101187  
  2. B.K. Prusty, N. Gulve, S. Govind, G.R.F. Krueger, J. Feichtinger, L. Larcombe, R. Aspinall, D.V. Ablashi, C.T. Toro. Active HHV-6 infection of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in mood disorders Front. Microbiol., 9 (2018), p. 1955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