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怎样才能让膨胀纹别再“膨胀”?
发布时间:2019-05-1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徐越 吴一波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妈妈,我长纹了!”  

  不少细心的家长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在猛蹿个子的时候,身体某些部位的皮肤会出现一些斑纹。  

  这些斑纹通常会出现在臀部、后腰部、大腿、膝盖等部位,呈现数条不规则的条纹,看起来像皮肤“被撑开了”。医学上,我们管这种斑纹叫做生长纹。  

    

  生长纹是什么?  

  其实,生长纹属于膨胀纹的一种,人们常说的肥胖纹、妊娠纹也都属于膨胀纹。除了青春期长的太快的孩子容易长生长纹,过胖的青少年也容易产生生长纹。而且,这种生长纹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  

春期孩子的生长纹(来源:图虫创意)  

  生长纹是如何产生的?  

  通俗来讲是由于皮肤真皮层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断裂,使皮肤产生条纹状的瘢痕。  

  具体来说,生长纹通常是因为肾上腺分泌过盛,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将皮肤中的弹力纤维蛋白质分解成糖类,造成了弹性纤维的变性,同时还抑制了纤维母细胞的增生,从而导致皮肤弹性纤维发生断裂。当骨骼和肌肉及脂肪的体积增加超过了皮肤的延长的速度,真皮的弹力纤维就会被拉断而形成纹路。长期服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是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形成类似的皮肤花纹。  

    

  已经过了青春期,怎么还长“生长纹”?  

  有的人会说,我已经过了青春期,怎么还在长生长纹?  

  前面我们提到了,生长纹只是膨胀纹的一种。与生长纹相似的还有肥胖纹,它也是一种膨胀纹。  

  有些女性的身体过度肥胖,皮下堆积了大量的脂肪,当她们进行一些机械运动时,会导致皮肤过度伸展。而后如果这些女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减肥,使皮下脂肪的量骤降,就会导致原来已经高度扩张的皮肤发生皱缩,从而导致类似的纹路。  

    

  另人苦恼的妊娠纹  

  除了生长纹、肥胖纹,膨胀纹还有另一种更常见的形式——妊娠纹。  

  女性在妊娠期出现妊娠纹的概率为50%~90%。它们早期表现为暗红色或紫红色的条纹,随后色素会慢慢脱失、萎缩,直到稳定后在皮肤上留下苍白的线条或痕迹。腹部、胸部和四肢近端通常会产生妊娠纹。妊娠纹也是女性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常会给女性带来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和自信。  


膨胀纹的常见形式——妊娠纹(来源:图虫创意)  

    

  妊娠纹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期间皮肤的张力变化以及激素水平的改变。  

  在妊娠期间,随着皮肤被拉伸,真皮层结缔组织损伤,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被破坏,引起病灶处的伸展性和弹性减弱,最终导致皮肤产生条纹状损害。  

  据研究显示,妊娠纹处雌激素受体的表达量约为正常皮肤的2倍,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量也有所增加。同时糖皮质激素的激增还可以导致成纤维细胞合成的弹力纤维和胶原蛋白减少,从而阻碍真皮层内被破坏的结缔组织被完全修复。  

  膨胀纹能预防吗?  

  随着审美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改善膨胀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生长纹、肥胖纹还是妊娠纹,这些皮肤上的体纹都给大家带来了困扰。  

  肯定有读者想要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预防膨胀纹呢?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  

  膨胀纹能否被彻底祛除?  

  目前,膨胀纹是可以被改善的。但是膨胀纹的彻底治疗至今仍是一个难题。  

  以给大家带来最大困扰的妊娠纹为例。  

  市面上各种外用软膏、洗剂和乳膏层出不穷,但据科学研究表明,与接受安慰剂或不接受治疗的妇女相比,接受有活性成分的局部制剂的妇女在伸展痕迹发展方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拉伸痕迹的严重程度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了一种光电技术来缓解膨胀纹。光电技术中又分为几种不同的激光形式,即点阵激光(包含剥脱性点阵激光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准分子激光、脉冲染料激光、强脉冲光等。  

  其中,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CO2点阵激光与非剥脱点阵激光相比较来说疗效更好,但是疼痛程度明显、色素沉着发生率高。非剥脱点阵激光由于不良反应少,同时具有一定疗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是目前膨胀纹治疗的主要推荐方法之一。  

  准分子激光可以用于白色膨胀纹的颜色改善,但只能获得短期效果,还会导致周边正常皮肤的色素沉着,因此这种方式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治疗,适合作为二线治疗手段。  

  脉冲染料激光可以用于针对红色膨胀纹的联合治疗。还有一些目标为血管的激光和强脉冲光都对于红色膨胀纹有良好的效果。  


(来源:图虫创意)  

    

  虽然现在激光治疗膨胀纹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依旧没有方法彻底消除膨胀纹。一来是弹性纤维的变性、断裂过程不可逆;二是目前尚未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可以促进瘢痕的修复和愈合。  

  市场上常见的光电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治疗方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激光的各项数值、同类激光的不同设备都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实验中对结果的评估、术前术后照片的照相条件影响、不同研究采用的评估标准皆有差异。目前可参考的样本量较少,也缺少足够时间的随访,可能有潜在的副作用或治疗效果的反弹。  

  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彻底消除膨胀纹的治疗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越来越能够接受这不完美的膨胀纹。  

  参考文献:  

  [1] Mallol JBelda MACosta Det al. Prophylaxis of striae gravidarum with  

  a topical formulationa double blind trial[J]. Int J Cosmet Sci1991131):51-57  

  [2] Shuster S.The cause of striae distensae[J].ActaDermVenereol Suppl Stockh),  

  19795985):161-169.  

  [3] Al-Himdani SUd-Din SGilmore Set al. Striae distensaeA comprehen sive review and evidence-based evaluation of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J].Br J Dermatol20141703):527-547.  

  [4] 冯永强,黄绿萍,张振,卢忠,曾维惠,李雪莉,周志强,朱敏刚,何梅.膨胀纹的光电治疗及进展[J].中国激光杂志,201612.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