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不管是大猫小猫,为何都喜欢伸懒腰
发布时间:2019-04-08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三花是只猫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猫在刚刚醒过来的时候,懒洋洋的走到阳光下,前肢挺直地伸展开来,深深地做了一个懒腰,看起来可爱极了。也许你以为只有猫猫才会伸懒腰,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多猫科动物都会有这个习惯,当你看到老虎、狮子、豹子醒来时伸个懒腰,会不会有一种莫名的反差萌?那么,为什么猫科动物们都会伸懒腰呢?    

  就拿猫来说,大多数情况下,猫咪伸懒腰都是在刚睡醒的时候。一般来说,某两个行为的发生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性时,就说明前一个行为对后一个行为产生了影响。那么睡眠到底怎么让猫咪做了伸懒腰这个动作呢?这就得从睡眠开始说起了。    

  睡眠对生物的影响      

  睡眠是一种自然界生物普遍存在的休眠状态,不管是空中的飞鸟、地上的猫还是水里的小鱼都需要睡眠,它是生命活动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目的是为恢复精力。    


睡梦中的狮子 图源:Wikipedia    

  睡眠是诸多脑功能状态中的一种,是指大脑意识相对丧失、自主的肌肉活动消失、受适当刺激可完全恢复到清醒时的生理功能的一种自主行为。对哺乳类动物而言,睡眠总量和睡眠特征与年龄、体型、脑容量及其它生物学变量(陆生或水生、饮食、睡眠位置的安全性等)相关。    

不同动物的睡眠时间,图源:Pzizz blog    

  猫的睡眠情况      

  而研究人员通过装置检测猫的睡眠情况,发现猫每天要睡12~16个小时,大约是人类睡眠时间的两倍,它的睡眠又分为清醒期、眼球运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S )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    

猫猫的睡眠测定 图源:Lucas, E. A., & Sterman, M. B. (1974). The polycyclic sleep-wake cycle in the cat: Effects produced by sensorimotor rhythm conditioning. Experimental Neurology, 42(2), 347–368. doi:10.1016/0014-4886(74)90032-6     

  在一个完整的睡眠过程中,REMNREM是交替发生的,在非快速眼动期中,身体各部位是放松的,感觉功能降低,都处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快速眼动期”顾名思义,这段时间内,眼球是快速转动的,人类的梦境在此期间发生,猫也会做梦,身体各部位还是放松状态的。肌肉处在放松状态,其实就是瘫痪的,对外界的动静一般不会做出反应,不容易被唤醒。正常情况在猫睡觉的时候,肌肉处在“关闭”的状态,可以避免它从沙发上蹦跶起来梦游。当然,人也一样。而当猫猫刚醒过来的时候,全身的肌肉不会被瞬间激活,大部分的肌肉还处在比较僵硬、放松的状态。这时候为了快速进入捕猎的状态,就需要伸懒腰了。    

猫的肌肉 图源:Pinterest    

  

  伸懒腰的作用      

  伸懒腰的单词stretch,其实就是拉伸的意思,平时大家做剧烈运动之前,都会做伸展运动,伸懒腰的目的也差不多,是为了“唤醒”肌肉。    

  而为了更好的理解伸懒腰的唤醒作用,咱们就先讲讲肌肉的特性吧。肌肉是有弹性、粘滞性和伸展性的,这些物理特性会受到肌肉温度影响,当温度下降时,肌浆内各分子间的摩擦力加大,肌肉的粘滞性增加,伸展性和弹性也会下降;而温度上升的时候,肌肉粘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会增加。唤醒的意义也在于此。    


西伯利亚虎的伸懒腰 图源:Wikipedia    

  

  在做伸懒腰这个动作的时候,肌肉的温度会升高,降低了粘滞性,提高了肌肉伸展性和弹性,自然更有利于提高运动的能力。另一方面,猫的全身肌肉处在拉伸的状态,还可以刺激某些关节的神经系统活动。    


左图为拉伸状态,中间为放松状态,最右为压缩状态     

  最后,伸懒腰这一简单的运动还可以让血液流速增快,血压升高,让更多的血液流向肌肉和大脑,唤醒了昏沉沉的身体。要知道,在残酷的大自然中可没时间让你处在太久的昏沉沉的状态,只有快速地清醒,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吧,不止是猫,也不只是猫科动物,也包括你,伸懒腰是为了让你更清醒地面对残酷的每一天…    


图源:PetGuide    

  

  参考文献:      

  Lucas, E. A., & Sterman, M. B. (1974). The polycyclic sleep-wake cycle in the cat: Effects produced by sensorimotor rhythm conditioning. Experimental Neurology, 42(2), 347–368. doi:10.1016/0014-4886(74)90032-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gents > Muscle Physiology – Types of Contractions. 

  Tsatsouline, Pavel (2001). Relax into stretch: instant flexibility through mastering muscle tension. Dragon Door Publications. ISBN 978-0-938045-28-1.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