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春秋时期的鸡蛋如何保存2500年
发布时间:2019-03-28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廖俊棋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日,江苏溧阳上兴镇经济开发890区的子午土墩墓中发现了一罐春秋时期鸡蛋。鸡蛋被满满当当地放在一个陶罐里,为了防止被破坏,装鸡蛋的罐子还有盖子盖着,尽管2500多年过去了,罐子里的鸡蛋只破了一个。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许多网友在看到这条新闻之后,都提出了一个问题:过去2500年,这些鸡蛋是不是变成化石了呀?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可能对于我们来说,2500年已经足够久了,但从古生物研究的角度来说,只有2500年,并不能让这些鸡蛋获得“化石”的称号呢。      

  什么是化石?      

  其实对于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我们仅能探寻它们过往留下的痕迹,也就是化石。    

   

  “化石”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一定都是石头,但其实只要埋藏超过一万年的动、植物等生命体的残骸或是它们所产生的痕迹,都能叫做化石。当然,多数化石的确因为受到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影响,而变得像石头。    

虽然不是石头,但埋藏在西伯利亚冻原的猛玛象也算是化石的一种    


  这里说的是“动、植物等生命体的残骸或是它所产生的痕迹”,生命体残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博物馆常看到的恐龙、黄河象骨骼化石或有些珍贵的叶片、羽毛化石都是。而所谓痕迹则像粪便、脚印、齿痕等,只要是活着的东西留下的证明都算,甚至古人类留下的石器、陶器也算。就定义上来说,蛋是完全可以形成化石的,例如恐龙蛋就是很常见的一种,有时候运气好(对那个宝宝来说是运气差吧…)还能找到胚胎在蛋里面。    

中国发现世界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    

  那为什么要设定一万年呢?其实化石最早的定义是埋在地底下的生物或痕迹都算,因此古金币、古代建筑遗址也都能算痕迹化石,但这个定义太广了,如果说我昨天吃完鸡腿随手扔在后院被泥土盖住了,那是不是也能算化石?所以最后给了个明确的界线以全新世为准,就是一万年。    

如果一万年后有人找到我电玩的手柄,那也是一种痕迹化石了!    

  那这种石化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原理就像是制作咸鸭蛋一样,将鸭蛋放入盐水之中,盐就会慢慢渗透进入鸭蛋和里面的物质进行交换,化石也一样,在长期掩埋的过程中,其中的结构逐渐被矿物质所取代,就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坚硬石头。    

  听起来虽然很简单,但真正化石形成还牵涉许多非常复杂的过程,加上科学家们也不可能花个几万年制作一个化石的实验看看,因此详细的演变机制至今还是个谜。除了矿物质的替换以外,化石的形成还要满足非常多的天时、地利甚至人和。    

图片来源:《寻龙诀》剧照    

  想变成化石千秋万代的话,死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都能相互配合的风水宝地,还是很重要的!      

  先来看天时,要形成化石的话,这个生物一定要死对地方,像是可以快速被掩埋,这样尸体才不会被其他动物吃掉,或是因为风吹、日晒、雨淋而损坏。    

  地利就要看这个地层的环境,如果包含太多细菌或是土壤呈酸性等等,都可能分解或腐蚀尸体,这样也对化石的形成造成干扰。其次,埋藏下去开始代换之后,如果发生地震、火山等地质运动,也可能破坏化石。    

  最后是人和的部分,虽然形成化石跟人类没什么关系,但想要研究的话,化石因为一些意外事件而露出地表,向人们招手也是很重要的。    


一块化石的挖掘要经历漫长的步骤,除了开挖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外,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古生物学家想要发掘化石自然不是拿着槌子、铲子看到地方就挖、看到岩石就敲,大多时候都要先有化石的出露,经过评估后才大规模开挖。    

  而这些最初化石的发现,多半都有着不同的机缘巧合,例如马车被卡住、走路被绊倒、在垃圾堆中看到光点、施工现场意外发掘等等。当然,由于人们都具有爱听故事的天性,这些意外往往被越传越玄,增添许多不可思议的杜撰成分。例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证据在加拿大的页岩中,最初的发现就被传说是“在别的地方发掘一无所获败兴而归时,马儿的脚突然被岩石卡住,敲开一看”;又或者第一颗禽龙牙齿的发现据说是“命名者的老婆在逛街时,突然发现施工废弃的土堆中有东西在闪烁,觉得新奇而带回家”等等。虽然都令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但杜撰的成分居多,大多都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    


Charles Walcott发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证据的场景常被描绘为马车的一场意外,但许多学者仔细研究其日记及相关文献后认为所谓的“意外”不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第一颗禽龙牙齿的发现也常归功给曼特尔医生的老婆Mary Ann在逛街时的意外发现,但也同样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按照现在的主流定义,这些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鸡蛋是算不上化石的。不过它们应该是正宗的“土鸡蛋”了。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