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十五的月亮”到底哪天圆?
发布时间:2019-02-19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郑永春、陈洁、孔啸、张硕(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民间常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寓意好事不一定出现在你期望的时刻。不过,今年元宵节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那么,月亮究竟什么时候最圆呢?  

 

满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上一个新月到出现下一个新月的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阴历初一出现的新月称为“朔”,十五出现的满月称为“望”。一个“朔望月”平均需要29.53天,月亮从新月、上弦月逐渐长大为满月,而后又逐渐瘦下去成为下弦月,之后成为一弯残月。  


月相变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  

  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月球在不同位置公转的速度快慢并不相等。月亮离地球近时公转速度快一些,离地球远时公转速度慢一些。“朔”之后平均要经过1418小时22分才出现“望”,一个“朔望月”所需最长时间与最短时间相差13个小时。因此每个月满月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 

  如果“望”以前月亮走得慢,那么从“朔”到“望”需要的时间可能是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的现象。  

  一般来说,满月出现在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都是正常的,其中以农历十五、十六居多。像今年,就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啦!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