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中国海流能发电跻身世界前三甲
发布时间:2017-07-24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能源有限,新的可再生能源亟待开发,那么,除了太阳能、风能这种大家熟知的清洁能源,还有哪些新能源可供我们未来使用呢? 

  据悉,世界装机功率最大、总装机容量达3.4兆瓦的LHD-L-1000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能发电机组项目已在浙江舟山通过专家验收。这标志着中国海流能发电已攻克“稳定”难题,成为世界上继英国、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海流能发电并网的国家。 

   

  海流发电?这是什么操作? 早就知道大海是“蓝色油田”,这海流发电对地球的污染是否更小?产生的电能较传统方式又有什么进步? 

    

  海洋能 

  要说以海流作为能源,那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它的源头——海洋能是什么。 

  海洋能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8种。这些能量是蕴藏于海上、海中、海底的可再生能源,属新能源范畴。 

  所谓可再生是指它们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永不会枯竭,人们可以把这些海洋能以各种手段转换成电能、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供人类使用。 

  海洋能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辐射能,较小部分来源于天体(主要是月球、太阳)与地球相对运动中的万有引力。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丰富的海洋能源为人类带来极大便利(来源网络) 

  据估计,海洋能的蕴藏量有750多亿千瓦,其中波浪能700亿千瓦,温度差能20亿千瓦,海流能10亿千瓦,盐度差能10亿千瓦。沿海各国,特别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国都非常重视海洋能的开发。 

    

  海流能又是啥? 

  我们已经提到,海流能是海洋能的一种,这种还未广泛投入使用的能源。与潮流不同,海水的流向是固定的,因此,又称“定海流”。潮流在大洋上很微弱,海流却像陆地上的河流一样,在大洋上日夜流淌。海流也有宽、有窄、有头、有尾、有急、有缓地川流不息。最强的海流宽上百公里,长数万公里,流速最大可达6-7(每小时12-14公里) 

   

  人类对海流传统的利用是“顺水推舟”。古人利用海流漂航。帆船时代,利用海流助航正如人们常说的“顺水推舟”。 

  18世纪时,美国政治家兼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绘制了一幅墨西哥湾流图。该图特别详细地标绘了北大西洋海流的流速流向,供来往于北美和西欧的帆船使用,大大缩短了横渡北大西洋的时间。 

  在东方,相传二战时,日本人曾利用黑潮从中国、朝鲜以木筏向本土漂送粮食。现代人造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随时测定各海区的海流数据,为大洋上的轮船提供最佳航线导航服务。 

   

  富兰克林绘制的墨西哥湾流图(来源网络) 

    

  海流发电技术 

  海流发电技术的形式多样,有江河电站管道导流的水轮,还有类似风车桨叶或风速计那样机械原理的装置。更有一种海流发电站,有许多转轮成串地安装在两个固定的浮体之间,在海流冲击下呈半环状张开,被称为花环式海流发电站。另外,还有伞式海流发电站等。 

   

  海流发电也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日本、加拿大在大力研究试验海流发电技术,其中日本已有样机下水实验,我国目前实现海流能发电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0万千瓦时。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