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基因检测能开启个性化治疗时代
发布时间:2017-06-21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生生不息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日,有幼儿园兴起一种“天赋基因”检测,通过一口唾液就能获取孩子的基因,并分析出有哪方面的“特长”,受不少家长高价追捧。想来基因检测大家并不陌生,邹市明也为儿子做过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不能接拳王老爸的衣钵。 

  “天赋基因”真的可以被检测吗?基因检测又是怎么操作的?这项技术能否造福人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 

    

  基因检测为何物?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我们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 

  而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它可以确定个体性,也可以通过群体比较而确定其群体(祖源)特征,大海捞针先缩小区域、再检测个体性。 

  人类基因组计划从1990年开始启动,到2000年,美国总统先生说我们完成了人类最伟大的计划之一,再到现在,这个版本已经更新到了第38版,最新更新时间是201312月。科学家们预计它的更新还会持续,只能说更新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 

  时至今日,基因组测序的费用已经大大下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陈科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下面的数据:基因组测序费用从27亿美元到1万元人民币,时间成本从13年变成13天,人力成本从当时上千人的六国科学家,到今天的35人就可以搞定。总体投入小到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用得上的。 

    

  基因检测开启精准医疗大门 

  当年安吉丽娜 朱莉因为基因检测确信自己未来会罹患乳腺癌而进行了预防性切除手术,这种预测性质的基因检测听上去有没有很厉害?既然现如今价格下降,那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来个全套基因组检测一试?毕竟1万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听起来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不过真相却是——这只是检测成本,并不包括分析以及给出报告。国内目前能做全基因组检测并出具报告的机构并不多,而且费用很高,大概要15万元人民币。这就并非普通消费者能够承担得起的了。成都福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表明,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在各个公司的数据库都是独立的,很可能出现同一个人在两个公司拿到不同报告的可能性。以及对于基因与疾病之间的确定关系,除了某些疾病之外,目前大多仍然知之甚少。 

  但毫无疑问,基因检测的愈发成熟将带来一个精准的未来。李俊说:在精准医疗中,通过对代谢基因的检测进行精准用药,进行临床用药指导,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所理解的精准医疗不仅包括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只是检测手段之一;而是精准检测、精准诊断、精准手术、精准药物、精准康复、精准保健,全流程精准,才叫作精准医疗。 

   

  在美国提出精准医疗计划之前,在我们中国就有人提出来精准医学,因为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基因背景,针对每个人蛋白背景来做个性化的裁减,来做个性化的治疗,这就是所谓的精准医疗,形象点来说,就是哪里坏了修哪里,这是最好的想法。 

  既然精准医疗的费用高昂,小编可听说还有一种平价基因检测?那又是啥?莫不是普通玩家和高端玩家的区别?  

  平价到仅一餐的价格?检测结果仅供参考 

  电视从业者田晓岩联系到记者,说她最近发现了一款只要299元的基因检测产品。可以检测肥胖基因以及一些营养需求情况。 

   

  通过浏览该公司网站,不难发现该产品的互联网属性非常明显。目前仅有299元套餐一项产品,新用户注册立减50元,也就是说只要249元人民币、相当于一餐饭的价格,就可以体验一次高大上的生命解码。 

  付费之后,不久便可以收到该公司寄来的DNA采集包。用户只需按照说明书指示,完成基因采样并将其寄回,两周后就可以取得自己的基因分析报告了。 

  不过,专家称此类的检测报告结果仅供参考——这类平价基因检测的位点非常少,可能只有亿分之一或者千万分之一。不是医院,也不是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给出的检测报告应该说比娱乐更严谨一些,但是很明显有待规范。也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基因检测处于发展上升期,而且可预见在未来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福祉。但提供类似田晓岩购买的平价基因检测服务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用所谓互联网思维进行销售的产品。  

  因此,我们导引所提到的“天赋基因”其实也并真正不存在,那些所谓的“天赋基因”是指和智商相关的一些基因,将其命名为“天赋基因”只是个“噱头”,它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夸大的成分过多。 

  可见,真正的基因检测为科学的精准化医疗提供基础,这必将成为医疗史上的变革性进步,目前已有通过基因检测从而使用精准医疗手段延缓癌症、糖尿病的实例,想来普及不会太远。而现下流行的所谓平价的基因检测和“天赋基因检测”,仅仅是基于小部分数据甚至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全面甚至不太具有科学性的普通测试,小编在此提醒朋友们不要为了电商的噱头花钱打水漂!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