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老司机友情提示:开灯请谨慎
发布时间:2016-08-2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逃离危机工作室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实况】
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让主持人从对面的远光处向摄像机走过来,刚刚开始我们只能看到亮光,过了一段时间后,大家才会在强光中,发现有人影走近,而在此之前根本看不到主持人。

看到主持人的时候,她离摄像机的位置大概是5米左右,假如按照汽车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从发现她到撞上她,大概只需要半秒钟的时间。
如果开车的时候对面有远光灯照过来,司机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请一位老司机来亲身体验一下。
现在,前方远光灯已经打开,我们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出发,与对面的车相向而行,到达远处停车。我们会观察你的眼睛在这段时间里面的反应。
结果是老司机发现假人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1. 光线特别强,照射到人的眼睛,刺激眼睛不舒服。当这个强光刺激了人眼睛的瞳孔,瞳孔就会明显缩小,瞳孔缩小这个过程会让眼睛一瞬间看不清楚。
2. 人们的眼睛从一个不是很亮的环境到一个非常亮的环境,会有一个“明适应”的阶段,一瞬间会看不清楚东西。同理,在被强光刺激以后,再去适应一个比较暗的过程,眼睛也会有个“暗适应”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会使眼睛看东西看不清,所以在会车的时候遇到远光灯,车速又比较快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
注释:
明适应:明适应又叫光适应。主要是表现为在很短的时间内,视锥细胞都投入了工作,眼对光的敏感度降低,眼前一片漆黑,要过一会才能看清景物。
暗适应:暗适应是视网膜适应暗处或低光强度状态而出现的视敏感度增大的现象,为明适应的对应词。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当时所不能见到的光,随着在暗处停留时间的延长,逐渐地可以看见了,这是日常现象。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交通法规规定的远光灯违法使用行为:
1. 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和中心隔离线的情况下,夜间,距离对向来车150米以内要改用近光灯。
2. 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的时候不能使用远光灯。
3. 通过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不能使用远光灯
4. 在没有路灯或者照明条件不好,前车使用远光灯,近距离行驶,后车不能使用远光灯。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 2x
  • 1.5x
  • 1x
  • 0.75x
  • 0.5x

1x

重播 刷新试试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