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G20将至 杭州建筑展示书卷气
发布时间:2016-08-17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杭州市西湖区青年科技工作联合会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背景链接: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乃至一座城的记忆。而G20峰会则是杭州这座城的另一张名片,它让杭州散发婉约、怡人的气质之余,增添了国际范儿。本次邀请来的大师就跟建筑有约,说起这些建筑,大家都特别熟悉了——南京长江大桥、加纳国家大剧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美术馆……



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东南大学教授)

“书卷气”是杭州建筑的醒目标签
视频简介:杭州的城市文化建设,要符合它本身的气质,突显杭州的书卷气息,符合杭州的人文气息,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即将到来的G20峰会和几年后的亚运会,这些都是杭州与国际接轨的大好契机,要创G20金名片,建设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新杭州。


访谈片花

院士眼中的地标性建筑
地标性建筑一定要高?一定要怪?一定要大?一定要独特?
程院士认为地标性建筑要看它具体放在什么位置。地标性建筑不一定高,不一定大。不同地方地标性建筑的地标性解释就不一样。比如说放在钱江新城,可以做一些比较高大的建筑。要保证内容各方面都能满足实际要求的话,形式上做些创新,或者内部空间做一些创新都是可以的。
人间天堂,最美西湖,水墨江南
谈到对杭州最深的印象,程院士笑呵呵地说:“当然是西湖风景区啦。这个绝对是棒的,是世界级的风景区。咱们西湖风景区不仅从自然景色还有保护来讲都是世界一流的。”早在80年代的时候,院士就建议,希望能够把杭州的水系、山脉和绿化系统加规划的布局,综合布局,将城市规划与自然风景、水系、公共布局作为整体考虑,凸显杭州的“书卷气”。

  “所以有人问我,你觉得杭州搞成什么样才算好?现在很多游客也好,市民也好,能够在市区里面坐船,能在市区里面漫游,这就是蛮好的。”院士还称赞现在的运河、上塘河保存不错。杭州城市规划设计与杭州的自然风光要结合,突显杭州特色。
借助G20,放眼未来,“书卷”杭州
最后,院士提出,希望杭州通过G20等这些活动,确立杭州城市长远规划思路,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认认真真的再思考,看看杭州的未来该怎么发展。希望把这些关注转化成经常性的、有深度的一种考虑,把杭州建设地更好!


程泰宁:理念创新,建设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新杭州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