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3S技术是如何防灾减灾的?
发布时间:2016-05-12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北京赛恩奥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5月12日是一个全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就在8年前的这一天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9月18日,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最惨重的一次。我们都应该,并且 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在地震来领的时候将损失降到最小化,因为,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