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辽宁本溪突发山火,教你学会在火场中逃生(中)
发布时间:2016-04-12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和平季风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森林火灾发生后,火势由于受地形、植被、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瞬息万变,险情哪怕是专业的救火队员都难以预料。
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想要做到成功逃生,关键在要想办法避开高危火环境、迅速避险。
一、远离高危火环境避险
  误入火场不要轻易接近火线,要远离危险地形和高强度火势。火场发生火爆、火旋风、飞火时要迅速撤离,要防止进入陡坡、山脊、山谷、鞍部、山岩凸起地和草塘沟等火场危险地型,向着火线两翼快速撤离避险。
二、寻找安全区域避险
  迅速寻找安全区域。火场中的安全区域通常指植被稀少、地势相对平坦、距火线较近且处于上风向的位置。通常选择河流、湖泊、沼泽、耕地、砂石等裸露和植被稀少地带。进入后要彻底清除安全区域内的可燃物,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排除安全隐患。
三、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火烧迹地是指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的土地。在无法迅速逃离火场时,应设法进入火烧迹地避险,并迅速清理火烧迹地内的剩余可燃物,进一步扩大安全范围。
四、点迎面火避险
当被大火袭击无法转移到安全地带时,要就近选择有道路、河流、农田、植被稀少的地域做依托,向火袭来的方向点烧迎面火,而后迅速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五、冲越火线避险
  当不具备点火和其它避险条件时要选择火线厚度较薄和火势相对较弱的地带,用衣物护住头部快速冲越火线,沿逆风方向逃生。
六、卧倒避险
  如来不急点火,无法冲越火线时要找河道小溪和无植被的低洼地带并扒开土层,同时用水打湿衣物护住头部和口鼻,双手藏于胸口卧倒避险。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 2x
  • 1.5x
  • 1x
  • 0.75x
  • 0.5x

1x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 2x
  • 1.5x
  • 1x
  • 0.75x
  • 0.5x

1x

重播 刷新试试
重播 刷新试试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