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能取代人类工作吗?
发布时间:2015-12-31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Get tech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文章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1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致“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贺信中的一段话: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诞生了大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巴比伦的计时漏壶、古希腊的自动机、中国的指南车等,就是古代人类创造的自动装置中的精妙之作。这些创造发明,源于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人类创造生活、利用自然的执着追求和非凡智慧。当前,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我们愿加强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服务。”
习主席在贺信中提到中国已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实际上,在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机器人扮演了关键先生的角色。而在新的产业革命的全球竞争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也是最核心的技术能力之一。社会化分工让每个人在岗位上各司其职,当科技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机器人之后,很多简单重复或是需要精密计算的工作都将由机器人代替。机器人智能化能否改变人类办公模式?又将如何改变?对人类办公会有怎样的影响?
机器人家族的成员
提起机器人,我们首先想到《终结者》中的“施瓦辛格”,认为只有具备思考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人形机器才是机器人。其实机器人分为很多种,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从定义上讲,只要是能够“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都属于机器人。
1、人形机器人:高仿人体结构和人类社会行为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人机器人,包括对人外形和身体结构的仿造,如电影中的“擎天柱”等。人形机器人由4部分组成,包括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肌肉(类肉体、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人造皮肤(含有肤色、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人形机器人由于独特的构造,和专业的芯片和软件系统控制,可以完成跳舞、行走、起卧、武术表演等各种人类特有的动作。
人形机器人集机、电、材料、计算机、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日本和美国是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较为先进的国家。
随着中国制造升级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先后有创业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的人形机器人还比较少见,与欧美以及日韩之间的差距不小。


(东芝开发的“Junko Chihira”人形机器人,目前供职于日本某公司游客信息中心,会说中、英、日三门语言)


(伊朗德黑兰大学研发出一款人形机器人Surena)

  2、工业机器人:接受示教的永不疲劳者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机械手或机器装置,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它能自动执行流水线工作,能靠外部输入的动力和代码写成的控制能力来实现特定功能,预先设定的机械手动作,经编程输入后,系统就可以离开人的辅助而独立运行。这种机器人可以接受示教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动作。
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
中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上世纪1970年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下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工业机器人正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


(能完成折纸飞机的ABB工业机器人)


(工业配件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手臂)

  3、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也是特种机器人中的一种,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目前扫地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市场最常见的机器人产品)

  全球人口的老龄化给各国政府带来带来大量的财政负担,由于服务机器人所具有的特点使之能够显著的降低财政负担。因而服务机器人能够被大量的应用。在日本、北美和欧洲,迄今已有7种类型计40余款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


(日本公司推出的机器人服务员)

  中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早期,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导游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华南理工大学研制的机器人护理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智能轮椅等。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服务机器人大多都是非人形机器人,当然这与人形机器人的动力难以平衡以及成本有关。在中国互联网+、大数据的趋势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在2015年机器人大会上,大量的中国本土创业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服务机器人产品。2014年我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约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1/4,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
4、特种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主要分为民用和军用两大类。


(谷歌机器狗,未来可执行户外救援和军事任务,具有强大的平衡能力)


(水下科考机器人)


(性爱机器人可以帮助孤独者度过寂寞的夜晚。)

  机器人在这些领域已经开始取代人类
人类和机器人的竞争,从企业公司用工成本来说,是效率和成本的竞争。国外机构曾做过关于哪些职业可能被淘汰的调查。调查发现,快递员、超市售货员、快餐店加工人员、服装销售员、卡车司机、农用机械操作员、电子产品生产线人员以及低技术含量实验室人员最可能被淘汰。重复、简单、高危是机器人最可能代替人类的工作特点,相应的,具备这种特征的岗位也最可能被机器人取代。人类对机械性地工作任务会感到疲倦,但是机器人在没有被开发到拥有人类智商的程度之时,不会厌倦。
亚马逊的许多仓库部署了机器人代替员工工作,负责将装满货物的货架推送,供仓库员工扫描商品。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是一小时扫描300件商品,员工在平时只能扫描100件,使用机器人还免除了员工每天走32公里的烦恼。


(中国发明家崔润泉2012年发明了这台刀削面机器人,并且迄今为止已经售出了超过3000台。)

  美国的联邦政府也决定将用机器人代替一些拆弹小组的工作,美国联邦政府数据显示,美国共有超过450支拆弹小组,每年处理数千起炸弹相关事件。机器人作业将人身的风险降至最低,这也是机器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工种。机器人可以用于解决人质、排弹排雷,大大降低了人类工作的危险。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3年,机器人销量达到36860台,相比2012年相比增长41%,未来的机器人需求可能还会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接下来的10—15年时间里,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市场”的体量,也将是增幅最快的市场,换句话说,有越来越多的岗将在未来的几年被机器人大量取代。同时,中国当前就制造业向“智造业”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共识,南方所出现的“机器换人”的大潮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的今天,传统的那一套大规模流水线工业已经跟不上节奏,如果不想被机器人取代,就需要学会不断成长,不断发现并创造增值的机会。机器人能帮助人类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人类就需要将更多的精力去创造、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与时代一同进步。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科普博览网运行单位、中国科普博览网主办单位的任何观点或立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科普中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