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熊猫馆>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保护大熊猫工程  1963年,第一批在四川省的平武县王朗、北川县的九寨子沟、九寨沟县的白河,以及天全县的喇叭河等地,建立了4个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为91897公顷。至1983年,将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扩大到了1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583,000公顷。1992年开始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除进一步完善已建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外,在大熊猫分布区和栖息地内新建1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84,200公顷。此外,还要建立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以植树、种竹等方法,恢复自然资源,沟通现已孤立分布的大熊猫种群,尽力增加群体间交流,减少遗传漂变,造成基因多样性丢失。

熊猫之乡——卧龙  国家林业局在1974年~1977年1985年~1987年两次大熊猫全面调查基础上,从1999年6月~2002年6月,用三年时间对大熊猫野生种群的数量及其栖息地,进行了第三次调查,调整和新建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并对圈养大熊猫作了评估。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建成以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达39个,保护面积达2,056,526公顷,拟建的大熊猫保护区22个,其中四川8个,陕西秦岭南坡13个,甘肃文县1个。使有大熊猫栖息的地区和有潜在栖息功能的部分地区基本上得到了保护。

卧龙自然保护区  被称为“中华大熊猫园”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大熊猫出名的卧龙,在保护大熊猫、探索大熊猫家族生长史的过程中,卧龙关不仅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而且谱写了大熊猫人工繁育的辉煌历史。

  卧龙自然保护区紧临国道213线,距成都130公里。区内已建成104公里的水泥路。已开通光纤电话和移动通信网络。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