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坡与峡谷
|
|
大陆坡与海地峡谷示意图 |
|
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大陆坡。它像一个盆的周壁,又像一条绵长的带子缠绕在大洋底的周围。大陆坡的宽度在各大洋不一样,从十几公里到几百公里,平均宽度约70公里,坡度为几度至20多度,平均4°30′。它是地球上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全球大陆坡总面积约2800万平方公里,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2%。坡麓横切着许多非常深的大峡谷,称为海底峡谷,规模比陆地上穿过山脉的山涧峡谷既深又大。
按照地形特点,大陆坡有两种。一种是地形比较简单、坡度比较均一,像北大西洋沿北美、欧洲及巴伦支海等地的大陆坡。这类大陆坡上半部是个陡壁,岩石裸露缺乏沉积物,向下大约2000米深处,大陆坡的坡度突然变得非常平缓,深度逐渐增加,成为一个上凹形的山麓地带。顺着大陆坡的斜面上,有一系列互相平行的"海底峡谷",把大陆坡切开。另一种大陆坡,地形复杂、坡面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地形,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南海的大陆坡就属这一类,坡面上常常呈一系列的台阶,是一些棱角状的顶平壁陡的高地,与一些封闭的平底凹地交替着分布。平顶高地上有着一些粗大的砾石岩屑,而平底凹地里堆积着一些杂乱的沙子、石块和软泥。这类大陆坡上的海底峡谷谷底也呈阶梯状。除了这两类以外,大河河口外围的大陆坡,常常是坡度比较平坦的,整个斜坡盖满从大河带来的泥沙。
大陆坡上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大陆。河流带入海中的泥沙,经过大陆架搬运到大陆坡。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海洋生物残体的软泥。概括地说,整个大陆坡的面积,约有25%覆盖着沙子,10%是裸露的岩石。其余65%盖着一种青灰色的有机质软泥。这种软泥常常因受到氧化作用而成栗色,它的堆积速度要比大陆架缓慢得多。在火山活动地带,软泥中杂有火山灰,高纬度地区混有大陆水流带来的石块、粗沙等。在热带河口附近,有一种热带红色风化土构成的红色软泥。
大陆坡上最特殊的地形是深切的大峡谷,称为海底峡谷。它一般是直线形的,谷底坡度比山地河流的谷底坡度要大得多,峡谷两壁是阶梯状的陡壁,横断面呈"V"形。海底峡谷规模的宏大往往超过陆地上河流的大峡谷。我国的长江三峡是世界闻名的大峡谷,峡谷两岸的高差将近800米,底部有将近100米高陡壁,构成谷底的箱形峡谷,这陡壁是最新地质时期三峡地区地壳抬升、引起长江河道冲刷下切形成的,所以当人们在三峡航行时,首先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河道两边直立的陡壁,将长江水流限制在一二百米宽的岩壁之间,这是地壳新构造运动造成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科罗拉多河切穿了中生代的砂岩地层,两岸岩壁高将近1000米,峡谷两壁呈台阶状,一层层变窄到谷底也有一层由最新构造运动造成的谷底陡壁,目前科罗拉多河就流经在这陡壁峡谷之间。像长江三峡、科罗拉多大峡谷这类宏伟的峡谷,在大陆上还是不多的。而海底峡谷比陆地上的大峡谷要大得多,现已发现几百条海底峡谷,分布在全球各处的大陆披上。
大多数海底峡谷在大陆坡上只存在一段,向上到大陆架,向下到大洋底就消失,与陆地上河流无关。但也有些海底峡谷可以同陆地上河流联系起来。像北美东海岸的哈德逊海底峡谷,它的源头是哈德逊河,河流注入海洋。在大陆架海底有个浅平的水下河谷,深度在海底以下30米,但宽度有7千米,到大陆架边缘,这水下河谷的深度(低于海底)是40米,而谷地宽度达到25千米,显然水下河谷在大陆架是一条笔直的浅平的低洼地。与这水下河谷相接是大陆坡上的海底峡谷,它从顶部水深150米开始沿大陆坡向下一直到2400米深的洋底。而它在海底下切的深度,几乎整条海底峡谷都超过1000米,它的尾端进入2000多米深的洋底后,就逐渐消失。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