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馆> 过度排放的危险

  臭氧层被破坏发现和国际保护行动时间表(20世纪)

20世纪20-30年代

  • CFC(氯氟烃,也称氟利昂)开始人工合成

1974年

  • 美国科学工作者Rowland发表CFC破坏臭氧层理论。

1977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研讨CFC气体问题,批准"有关臭氧层的全球行动计划",成立臭氧问题调整委员会CCOL。

1978年

  • 美国禁止使用CFC气体制造喷雾制品。

1979年

  • 加拿大、瑞典开始禁止制造使用CFC喷雾制品。

1980年

  • 在欧盟部长级理事会上,决定冻结CFC-11、-12的制造,削减喷雾用CFC的生产。日本也随之实行。

1981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拟订臭氧层保护公约上取得一致意见;
  • 挪威禁止制造和进口使用含CFC的喷雾制品。

1985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缔结《维也纳公约》,旨在加强臭氧层保护的研究;
  • 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CFC)有直接关系。

1987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组织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5种特定CFC和3种特定哈龙)提出了将年产量和消耗量在10年内减少一半的要求。这8种物质被称为"受控物质"。

1988年

  • 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根据清洁大气法,公布CFC的控制规则;
  • 欧盟提出到1998年CFC的境内生产减少一半,并禁止从未缔结控制公约的国家进口,通过了到2000年全面禁止使用CFC气体的提案;
  • 在荷兰海牙的国际会议上,决定提前一年开展旨在强化《蒙特利尔议定书》的CFC控制内容的再评价工作;
  • 英国科学家出版报告书,指出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在前所未有地减少。

1989年

  • 《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在赫尔辛基召开,发表了《赫尔辛基宣言》,提出:在本世纪末全部停止使用8种受控物质。

1990年

  • 《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在伦敦召开,将以CFC为主的受控物质扩大到20种,决定到2000年全部停止使用(但三氯乙烷到2005年全部停止使用),并决定设立多边基金,对发展中国家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

1992年

  • 为提前停止使用《蒙特利尔议定书》所列的受控物质,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第四次缔约国会议。

1994年

  • 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

1996年

  • 经济发达国家停止使用和生产大部分受控物质;
  • 多边基金共集资4.5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共安排了1100多个淘汰受控物质的项目,以便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到2010年全部停止使用受控物质的目标。

1999年

  • 《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一次缔约方会议在北京举行。

(部分资料来源:《地球环境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上页:排放与臭氧空洞
下页:排放与海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