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这已经《华罗庚》专栏第四次改版了。与前几次改版不同,这一次在内容上有了比较大的扩展,我们更加系统地介绍和展现华罗庚传奇的一生。

当我开始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的时候,我就计划要为我身边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建立主页,把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贡献与奋斗经历,通过网络告诉我们所年轻一代的研究人员和每年新来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以及全国、全世界热心从事数学研究与学习的人们。

计划中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华罗庚教授。因为华罗庚教授是我们数学所的第一任所长,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华老的贡献与故事很多,从数学所保存的有关华罗庚教授的珍贵的资料中,我精心选择了一些,例如首页上选的就是一张华教授在扇面上推演数学问题的照片,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说,这的确是华老平时研究工作特点的真实写照,他进行数学的研究与思考不仅仅是在办公室,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能。

过去由于宣传得不够,尽管我到数学所工作很多年,但是对华老在数学上的重要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他的治学思想以及个性特点知道的并不多。直到王元先生为他编写的传记《华罗庚》出版之后,我才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华罗庚教授。

华罗庚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 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一生经过了许多的坎坷。他因贫穷失学,又由于生病致残,而他并没有沉沦,向命运低头,而是发出了这样的誓言:“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他坚持自学高中和大学的数学知识,并写出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正是通过这篇文章发现了华罗庚这个数学人才。

进入清华大学是华罗庚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一个店员、图书管理员到助教,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到剑桥进修使他完成了数学人生的又一次飞跃。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是涉及数学的多个领域与学科;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刻苦努力,辛勤耕耘和对数学的透彻理解;他治学严谨,研究方法更是有独到之处;从50年代末开始 ,他就义无返顾、全身心地投入了将数学研究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事业之中。...... 自学成才的他在人生经历上;在机遇的把握上;在学习研究数学时那种刻苦努力与执著的精神;还有他对数学问题特有的直觉感悟,他在整个数学研究领域中知识的宽度与深度,他的卓越的数学才能及众多的贡献。

华罗庚在五十年代开始就提出,数学的研究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地把数学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表现了一位数学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所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富有传奇色彩,的确是与众不同。

为了让公众通过这个专栏对华罗庚教授有更全面的了解,此次改版我们增加了《华罗庚论学习》、《华罗庚与他的学生》、《华罗庚领导的中国数论学派》、《华罗庚推广优选法20年》、《友人的回忆学者的评价》 、《悼念华罗庚》等多个专题。明年是华罗庚教授诞辰100周年,将要举行纪念华罗庚100周年国际数学会议。我们希望能够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内容。

在此我也想通过网络征集到更多有关华罗庚教授的珍贵资料,我希望他的朋友和曾与他一起工作过同事与学生,能够向我提供这方面信息。今年我想一定会有很多数学家来参加。 身在网络,我有责任通过网络宣传我们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特别是老一辈的数学家,过去他们一直都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做研究工作,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些都是我们研究院宝贵的精神财富,优良的传统,我要把我所看到和知道的告诉大家,希望这些优良传统能够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十分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研究院涌现了一批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有实力和有潜力的青年数学家,他们也都做出了很好的工作。他们是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继续兴旺发展的希望,这也是我们宣传的一个重点,我们将时刻关注着他们。 

知识的创新源于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勇于开拓的精神。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辛勤的耕耘才会取得。对此华老是有亲身体验的:“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我希望以此与大家共勉。 你有什麽批评建议,请与我联系 yfjin@math.ac.cn 金雅芬。

附注:在为华老设计主页的过程中,我得到多方面的支持。文书王从英同志提供了她所收集的华老的照片。华勇收集并录入了华老的文章目录。方威武同志介绍了他与华老一起工作时的情况,北工大的高京京,孔祥荣,曹国骏,金朝华同学编写与录入了部分内容。 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