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重视科普,写书、讲课样样走在前面

华罗庚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介绍自己学习的经验体会的文章。他还是新中国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的创始人和组织者,引导青少年从小热爱科学,进入数学研究领域,培养他们成为我国新一代的数学家。

1953年华罗庚随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回国后他依照苏联的模式,从1956年至1979年,在中国倡导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为此他为中学生写过5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

1956年在华罗庚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开始在中学举办数学竞赛,他还发表文章《在我国就要创办数学竞赛会了》。

左图为华罗庚在给学生们讲解杨辉三角问题。

   

1962年华罗庚在《写在数学竞赛之前》文章中指出:“大家知道,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和形及其变化的学问。现代各门科学和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几乎到处都用得着数学。因此鼓励青年人学好数学,参加数学竞赛,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好数学这个工具,为学习其他各门科学和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同样鼓励同学们学好其他功课,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三好学生。”

在1962年6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华罗庚写了一篇题为《取法务上,仅得乎中》的文章,勉励青少年应该早努力,学好本领。他以苏东坡的爸爸苏老泉27岁发愤读书,成为一位大文学家的故事,勉励青年刻苦学习,不要怕晚嫌迟。他写了这样的诗:

“发愤早为好,

苟晚休嫌迟,

最忌不努力,

一生都无知。”

1962年5月当华罗庚知道北京市数学竞赛取得好成绩时,他非常高兴,连夜写文章《喜见幼苗茁壮》,“寄语竞赛的优胜者,切不要有丝毫的自满骄傲情绪——骄傲生怠惰,怠惰变落后。与此相反——不足生勤奋,勤奋出成绩。起步快的不一定达到目的地早,坚持才是胜利。因此竞赛成绩一般的也不必自馁、泄气,不断地努力,我们可以不断地超过一个高度,又超过一个高度”。

华老在北京市1963年中学生数学竞赛发奖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数学竞赛的目的,如果狭义理解为仅仅提倡数学,或寻求少数天才,那是不够全面的看法。而我们进行数学竞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而数学,其着眼点还是因为它是一切科学的得力助手,因而提高数学,也为学好其他科学打好基础。”还指出:“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基本功”和“灵活运用”两方面。我们出题的着眼点也就在于此。……实在来讲,在中学阶段对于“灵活运用”、“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但必须开始,早开始比晚开始好。考得好的,可以看作是一个好的起点;考得不好的,可以提醒大家一下: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当快快地开始培养了。

华罗庚还寓意深长地对参赛的选手说:“实际上谁都在参加着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大竞赛。而主要的是大家应当毕生参加的“勤奋的竞赛”“坚毅的竞赛”。今天的成绩是以往的勤奋的表现,而一生的成绩还依靠了毕生的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毅力对最后成功有决定意义。”  

因为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数学竞赛活动曾一度中断,直至1978年,祖国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才得以全面恢复。华罗庚又亲自主持了全国8省市的数学竞赛的命题工作,使我国的数学竞赛进入了新的阶段。他一生都在培育年轻一代茁壮成长,十分注意发现和选拔人才。 

 

更为可贵的是华罗庚从不摆大数学家的架子,没有将中学数学竞赛看成不值一顾之事,而是甘当小学生,跳下水去,和大家一起想,一起做, 无怪大家都折服他。    

 华罗庚一次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说:“我要让自己的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世界科学的高峰!”

左图为华罗庚在数学竞赛的现场观看学生考试的情况。     数学家 >> 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