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不知不觉,直播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了,我们的小鸡也进入发育初期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显微镜一起去看看吧!
图1 这是发育初期的胚胎切片
图2 留作待用……
图3 显微镜下已经能看出大致的形状……
图4 显微镜下的胚胎切片局部版
越来越有型了,有木有!
而我们越来越有型的小鸡们也吸引到了更多厉害的大咖们来现场了:
第十一天下午
华大基因主席杨焕明院士和美女科学家杜博士做客实验室!
图5 美丽大方的杜博士和神采奕奕的杨焕明院士
干货时间到——
现在正火热火热的克隆技术究竟有几种呢?
答案是:两种!显微操作仪和手工克隆。
其中杜博士采用的手工克隆简化了设备(由几百万简化至几万),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物理损伤。
图6 人美手更巧的杜博士表示,这都是小意思啦……
而提及大家都知道的克隆羊, 杨院士也说道其实包括牛、猪、猴子、狗,甚至还有猫在内很多动物都已经被克隆出来了!
不过马由于整个生殖过程复杂,所以克隆困难重重;
至于熊猫,嗯……只能说道阻且长,梦想还是要有的!
图7 侃侃而谈的杨院士以及正在认真倾听的杜博士
杨院士在最后还提到了中国的生物技术:
对基因学来说——
1953年是走出黑暗的一年;
1966年最终完成遗传密码,这是人类第一次解读的自然语言;
再接下来是基因组编辑技术;
设计和合成人造细胞;
人为设计基因组。
每一步都是一个大的跨越,而我们相信之后会有更多先进的、妙不可言的技术被不断的发现,改进并运用到现实中!
而听了杨院士的话,不仅我们心潮澎湃,连小鸡们也陷入了沉思,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它们就一直在保温箱里静静地思考!
图8 我们要安静的思考一会儿,想想我的未来……
图9 第13天,还没想好,换个姿势继续想……
进入恒温室的小鸡们正在思考人生,
而我们的另一主角鹌鹑蛋也在努力的生长中……
图10 大家来找茬,你猜猜我多了什么?
图11 从二维到立体,我终于依靠自己“站”起来啦!
光看并不懂怎么办?没关系,我们有图鉴!
让我们一起跟着李教授找一找它们到哪一步了。
图12 博学的李教授正在耐心的教大家看图鉴……
图13 看我、看我,我是第一个出来的!
我应该不是唯一一个觉得像乌龟破壳的人吧……
图14 加油GOGOGO!!!
这姿势我给满分,远看妥妥的一只要游泳的乌龟啊!
再转回头来看看我们的鹌鹑蛋:
图15 黑暗中的鹌鹑蛋
图16 看得不清楚?换个角度继续看
这回图片的信息量是不是有点大呢?
去看直播吧,完整讲解都在这里:
http://www.kepu.net.cn/gb/special/zt_dkzwfxj/201607/t20160720_22113.html。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