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作者:韩潇 姚富文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摘自《奉和登骊山应制》,阎朝隐)。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雄伟的象征,自古多有诗句描龙、赞龙、以龙喻物、喻情。而表观遗传学与中国龙有着怎样的“情结”?DNA与表观遗传学又有着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前,龙王诞下九个孩子,可是它们却异曲同工,如出一辙,九条小龙长得一模一样,就连龙王都傻傻分不清了!没办法啊,同卵九胞胎啊,怪我咯?
情急之下,龙王只好去找玉帝求助。玉帝赐下一道名曰“表观遗传修饰”的龙鳞:“有此鳞可保汝等皆不同”。于是,便也有了民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之说。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DNA的“衣橱”,透过表观遗传学的万花筒,让一切柳暗花明,迷离之中方见本真。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名词。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揭开生命意义的面纱起,DNA分子那优美的双螺旋曲线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入了科学界。而如今,它也悄无声息得“入住”到寻常百姓家,知名度节节攀升,不知何时能将科学变为一股时尚潮流。而表观遗传学却像一个雏鹰般,蓄势待发。
天降之龙
DNA盘曲优美的身姿若化为龙形,那拥有表观修饰的DNA称为游龙便再恰当不过了。表观遗传学这门学科是研究在DNA序列不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与功能如何改变,并产生可遗传的表型。表观遗传是跳出DNA序列框架外,影响生物体性状的因素。不少人应该听说过“画皮”的故事,这层龙皮活脱脱的就好似DNA多种纷繁复杂的表观遗传修饰。所谓“龙生九子”,即因表观修饰不同,DNA表达也有所差异。
目前所发现的表观遗传修饰包括:
1.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龙鳞之形,修饰基因的基本成分;
2.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龙鳞之色,来自父母双方的标记不同;
3.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龙鳞之源,后代一些特征受母体影响;
4.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龙鳞之怒,基因罢工了;
5.核仁显性——龙鳞之辨,基因的加工受到大规模沉默;
6.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RNA editing)——龙鳞之律动,使基因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等。
千姿百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不同组织器官、不同个体的表观修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这源于我们体内“游龙”的千姿百态。当我们聚焦每条游龙五彩缤纷的身体,可以看到每一片龙鳞都代表一种表观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磷酸化等。它们就好像一个个灵活的开关,在生命的旅程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的特定位置表观修饰的改变(像变色龙一样,我们的游龙的龙鳞部分变了颜色)可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蜜蜂家族,蜂女王和工蜂本是同根生,可为何最终前者养尊处优、传宗接代,后者却苦命成了廉价的劳动力?
在发育早期,它们就被喂食了不同质量的蜂蜜,由此长期下去逐渐使它们区别开来。蜂女王所食之物富含胆碱(choline)、叶酸(folic acid)等,可以在碳循环和甲基传递的化学反应中提供必要的成分,从而帮助甲基化的过程发生。早前的研究发现,那些有幸被挑选为蜂女王的候选者幼虫,会先抑制某些双潜能(bipotential)的特征基因,并且启动一组阶级相关基因(Cast-relatedgenes),包括代谢和呼吸系统基因。而工蜂则持续表现幼虫的典型基因。
由于食物引发了DNA甲基化的改变,造成了这种“天上人间”的差别。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拥有着近乎相同的DNA,但是表观修饰的不同造成了性状在表现上的天壤之别。游龙千姿百态,仪容万千;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蝴蝶效应
上帝在云端,只眨了眨眼,人间也许顷刻地动山摇。为何表观遗传学逐渐成为科学界的新宠?
我们已经度过了“基因决定一切”的年代,表观遗传学的迷雾逐渐被科学家们缓缓拨开。它所带来的影响如同蝴蝶效应般,小则改变生物体形态,大则修改人们的生死簿。
DNA甲基化修饰在肿瘤细胞整个基因组中普遍存在。
细胞质恰似龙生存的大海,由于低甲基化的大范围出现,使得染色质结构即龙弯曲盘旋的形状发生改变;通过降低染色质的凝聚程度,使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导致肿瘤的产生。DNA的甲基化修饰了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核苷酸 ,这就好像给DNA带了一顶奇妙的帽子。而这些带上“帽子的核苷酸”被“甲基化”蒙住了双眼,便不会再行使功能。在一般的状态下,基因启动子区富含胞嘧啶和尿嘧啶的CpG岛是没有发生甲基化的。如果发生甲基化,就会使基因不发生转录。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等就会失去作用,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导致调控机制发生改变,DNA损伤无法及时复原,从而产生肿瘤。
组蛋白修饰与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组蛋白与DNA相互缠绕折叠形成了染色体。如果将DNA的螺旋比作是龙,那么组蛋白便是保护龙的龙皮和铠甲。而组蛋白乙酰化便是对“龙皮、铠甲”的修饰。组蛋白乙酰化酶(HAT)是组蛋白乙酰化的关键酶,它决定着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也与肿瘤异常基因表达有关。
除了DNA甲基化与组蛋白这两种修饰之外,还有许多种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受表观修饰影响的疾病包括乳腺癌、肝癌、肺癌、结肠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研究这层似真似幻的外衣格外重要。
DNA游龙多彩华丽、绚烂夺目,它宛若一个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少女,拥有着多种五彩的外衣,担任着多种不同的角色,承载着多项生命职责。它在你身体的各个细胞内蜿蜒游走,飞舞盘旋……生命的力量与热情大概也由此而发吧!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