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使用石墨烯制造图示物体的技术
材料学家发现一种新技术,可将传统剪纸艺术(通过剪切和折叠纸张来构建复杂的结构)应用于石墨烯制作技术。实验表明,使石墨烯表面产生褶皱可有效增强其抗弯曲强度,这一发现将用于研发新型传感器、可伸缩电极或制造纳米机器人的专用工具。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得到石墨烯,由于其电、热、力学性能十分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制作各种新型电子设备和塑料添加剂等。
石墨烯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厚度为一个原子层。科学家使用胶带、化学试剂等剥离石墨层这种“自大到小”的方法得到石墨烯材料,但这些方法显然不适合用于生产更大面积的石墨烯材料。因此需要考虑分解含碳分子这种“从小到大”的方法,比如通过分解热金属(通常是铜)表面的甲烷来合成石墨烯。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掌握了利用类似于剪纸的方法来制备石墨烯。
白光显微镜下的"剪纸"石墨烯图像
剪纸艺术(Kirigami)是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形式漂亮,结构复杂,给人以视觉艺术享受。很多人小时候都接触过剪纸艺术,比如制作纸状的雪花。石墨烯和纸一样,都可以折叠并产生褶皱,但不能过度拉伸。
研究人员使用黄金垫作为手柄,首先使用红外激光器对石墨烯薄膜上的黄金垫施加压力,将石墨烯弄皱,然后对产生的位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可以被用来计算石墨烯层的弹力性能。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起皱石墨烯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正如揉皱的纸比光滑的纸韧性更强,事实上正是这样的机械相似性,使研究人员能够把纸模型的方法应用于石墨烯制备。研究人员表示,以光刻技术作“剪刀”可以制作出一系列弹簧状、铰链状的可伸缩石墨烯晶体管。
拉伸材料通常会造成电阻改变,而这种可伸缩晶体管电源两极为石墨烯弹性结构,即使进行多次拉伸,也不会发生明显的电阻变化。这种特性是由石墨烯的晶格结构决定的,在弹性结构伸展过程中,其晶体结构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升级剪纸设备,实现不直接接触设备就能移动或折叠石墨烯的目的,比如使用磁性材料(如铁)取代黄金垫,这样就可以在磁场中操纵石墨烯进行扭曲等更复杂运动。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制造对光、磁场和温度产生感应的设备。该研究成果开辟了的石墨烯制备新途径,随着人们对灵活可穿戴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可伸缩石墨烯晶体管的应用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
可伸缩电极也可以用来制造灵活一体性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植入合成机器人或人体假肢的皮肤内,也可以用于制成实时健康监测服这一最高级别的个人医疗保健产品。(科学之家:译审/编辑 J Xie)
来源:科学之家公众号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