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12月6日,在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公益讲坛2015年度大会上,“回家吃饭”App联合创始人谈婧作为共享经济最早的参与者,与观众分享了共享经济的概念,让别人的妈妈为自己做饭、坐陌生人的车、睡陌生人的沙发,这些真的有可能吗?小编整理了一下演讲内容,和大家一起感受共享经济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共享经济?
作为共享经济在中国发源时最早一批深度参与者,“让别人的妈妈为自己做饭”的想法从何而来呢?谈婧说起了自己的小故事。来自安徽合肥的她,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生活,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北漂,也很少有机会回到家,和妈妈更多的交流是妈妈来北京看她,这时候也往往是谈婧最幸福的时候。谈婧最爱吃的是妈妈做的清炒河虾,可是北京卖的河虾和安徽的不太一样,要么是非常大的基围虾,要不就是比较少见的白米虾,都不是谈婧从小吃到大的河虾,那种河虾只有江南才有的卖,而且只有妈妈做的味道才是最喜欢的味道。
每次妈妈来的时候,会从安徽背来一大堆河虾,做给谈婧吃。然而妈妈并不总是来北京,谈婧并不能总是享受这样的幸福。这时候谈婧想:为什么一定要我的妈妈为我做饭,为什么不让别的妈妈给我做饭,让我享受这样的幸福呢?
这是谈婧在担任Uber中国战略运营主管之后,开始的第二个共享经济项目——回家吃饭,为有厨艺的家厨提供共享厨艺的平台,从而让很多白领或者学生能够吃到邻居做的饭。那么一次吃的共享经济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呢?
假设你是一个学生,你是湖南人,今天不想吃外面的饭,特别想吃家乡的米粉,你就可以打开回家吃饭的App,在回家吃饭App上面有非常非常多上万的特别擅长做菜的人注册成家厨,他们在上面分享他们的收益,你找到一个湖南老乡,点击菜单发现里面有米粉跟从小到大吃的一样,于是你点菜,这时候对方阿姨开始准备菜,一个小时之后快递把一碗热腾腾家乡米粉送到了你的面前,你觉得非常的幸福,这就是一次共享经济的体验。
这是共享经济的模型,通过一个App连接具有剩余生产力的家厨和需要吃家乡饭和家庭做的饭的食客。通过这样一个连接实现剩余价值的共享,吃只是共享经济的例子,在回家吃饭之前世界上两个非常知名的共享经济的案例分别是Uber和Airbnb。人们出门的时候经常打开Uber按一个键打车。去到国外旅游的时候,不再选择一些高档的酒店,而是到当地人家里面去住他们闲置的屋子,同时跟他们交流当地旅游的想法。“回家吃饭”的经济模式在美国是不存在的,这是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创新。
共享经济的定义是一些物品的使用拥有者通过有偿的方式,把拥有物品的使用权让度给第三方,并且从中获得收益,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物品拥有者和使用者都获得了利益。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共享经济里面非常重要的因素。
什么叫做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谈婧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般家庭里面都有这样一个工具箱,里面有螺丝、起子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家里修一个电灯泡、拧一个螺丝钉的时候会用到这个工具箱,而这个工具箱一年用不到两三次,这就是可以共享的经济。
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家庭买了大量像工具箱这样,一年用不到几次但又必须拥有的东西,美国人有一个习惯喜欢贷款买这些东西,经济好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大家生活很丰富很充实,但是当经济箫条来临之后,问题就产生了,大量家庭因为贷款购买不需要拥有的东西而过度消费,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家庭的破产。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有没有可能通过共享让家庭不必拥有每一样东西,而是通过共享这些使用权,让每个家庭用更少花费产生同样的经济效益,有一些家庭通过有偿让渡他们拥有的东西获得额外的收入。有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下叶共享经济有可能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全世界主流的经济的组织形式。
实际上,在经济学家研究出结论之前,实体经济已经走在了学术前面,已经出现了Airbnb、Uber这样的公司,他们把共享经济运用到最常用的住和行的领域,找到了非常具体的使用场景,并且已经开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共享经济改变了哪些生活习惯和社会方式?
谈婧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共享,以及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第一,共享经济改变了社会经济的架构。在Uber和Airbnb出现以前,出行想要坐车一定打出租车,出国旅游一定要住酒店,但是现在不一样,每个人——非专业者都可以到产业链中成为一环,能够用闲置车子和房子提供产业链一环的供给,为人们提供不一样的选择,而且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共享经济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了。Uber做过一个研究,每一台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能够让城市道路上减少八辆车,这意味着者什么?在有了Uber以后,人们不再需要买那么多的车了,不再需要忍受这么多的城市拥堵和污染,一样可以完美达到把人从A点运到B点的功能,于是城市里生活的每一个人由于有了共享的车而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共享经济对每一个参与者产生了深度影响。谈婧表示,经常能收到“回家吃饭”平台上女性家厨的感谢信,有了“回家吃饭”以后,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提高了,为什么?很多全职太太、单亲妈妈和一些退休的老人,本身有自己的技能但是不能够作为专业厨师为别人做饭,有了“回家吃饭”之后,她们可以通过做饭赚取外快,哪怕待在家里也可以获得生活的补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而且可以非常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四,共享经济改变了每一个用户的幸福度。谈婧举了一个自己朋友在回家吃饭平台上的例子:她最近刚拔完牙,医生叮嘱三天不能吃硬的东西,于是她在“回家吃饭”点了一个家厨做的南瓜羹,这个南瓜羹是她一个邻居大妈做的,这个大妈每天给她孙女做南瓜羹,因为做了一锅不能浪费,于是在“回家吃饭”上卖给周围白领吃。这位朋友连续三天点了九份南瓜羹,点到第三天的时候这位家厨觉得很奇怪,给她发来短信:“姑娘你吃了三天的南瓜羹,你是不是在减肥?天天吃南瓜羹可能会缺乏营养、会吃不饱,我今天给你做稠了一点还给你送了水果,你要注意身体。”
这位朋友看到以后非常感动,她说在北京漂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人在意自己吃的好不好。另外她对经常在街边见到的广场舞大妈很有偏见,觉得她们不体谅别人,通过这个平台,她认识到住在自己边上的广场舞大妈,原来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她们特别关注下一代,她们做的饭是那么好吃,于是有了共享经济两代人之间不理解的隔阂被化解了,共享经济让参与者生活变得非常的美好。
共享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说未来之前,谈婧回忆了一下过去的生活。
酒店出现以前人们是怎么样住宿的?古代的时候人们连夜赶路,傍晚看到路边的一个房屋,敲门介绍一下彼此,就借宿一晚。没有出租车的时候是马车,人们在路边拦一下马车,于是搭上他们的车到目的地。在饭店出现以前人们是怎么做饭的?那时候妈妈托付给身边的朋友家。
但是后来当社会经济发展以后,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这样的体验了?因为去别人家借宿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卖人肉叉烧包的;搭别人车的时候,商量价格的时间会很长;到别人家吃饭,妈妈可能并不认识那么多的张阿姨,为了敲开别人家的门,需要跨越很大的阻碍。有了科技之后我们不需要跨越那么高的门槛可以实现同样的共享,我们可以以统一定价打到一辆Uber,我们通过回家吃饭可以连接千千万万的家厨,数以万计,数以百万计的家厨,让我们很方便吃到别人家的饭,这是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
在演讲的结尾,谈婧这样总结道,我们的未来可以是星辰大海,科技可以帮我们到外星球探索这个宇宙无形的未知,我们的未来可以在我们心里,可以在我们最原始的方式,降低一些共享的门槛,让我们非常充分享受到我们吃住行最原有应该的样子,所以说共享经济未来在哪里?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科技让我们未来某一天去火星种土豆,也可以在现在此刻此时让我们地球享受回家吃饭的美好。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SELF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打造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融合创新、科学与人文关怀并存的公益演讲品牌。
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获取更多信息(http://self.org.cn/)。本期视频也将陆续在官网上推出,敬请关注。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