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邱洪灯
诺贝尔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认知度要远高于文学奖及和平奖,文学奖与和平奖往往因为政治、文化、种族等方面的因此争议较大。 不过自然科学领域的确有错误的案例,最为著名的便是1948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明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瑞士化学家米勒,当时DDT的发明被认为大力推动了农业的生产,然后随后却发现DDT的使用并未有效的杀虫,因为它的使用让虫子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此外,DDT在杀虫的同时,也会杀灭正常的生物,同时富集在生物体内,从而危害了人类的健康。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评委会才公开表示,为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DDT的发明者而感到羞耻。另外,1925年,丹麦的病理学家菲比格声称他发现了引起癌的致病菌,称之为“癌虫”。对菲比格的发现,诺贝尔医学评奖委员会一反要用多年的时间来验证的常态,马上将1926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菲比格。然而根据菲比格叙述的方法,没有一位科学家能重复出菲茨格的结果。时光前进了三年,美国科学家佩罗 罗斯发现了导致胃癌的三种病菌,戳穿了菲茨格的谎言。原来菲比格做实验时给大白鼠注射的线虫并不是原来的线虫,而是从动物肿瘤中提取的致病菌。
中国科协联手中国科学院推出的“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论坛,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
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中国科学院高端、优质、特色的科研科普资源在学校科学教育中的落地与应用
科普博览微博
科普博览微信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