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报告厅举行第23讲博闻讲坛,活动邀请了健康所骨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戴尅戎作“3D打印正在加速走进临床领域”报告。
3D打印技术起源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上世纪80年代末),目前发展已超过20年,它能够解决传统工业技术制造产品需要大规模及流水线生产的弊端。戴尅戎娓娓地讲述了3D打印的渊源,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独家定制少量的模型或产品,且不会大幅增加成本也不会影响供货速度。正是这样独特的优势,让3D打印获评美国权威杂志TIME 选出的十大快速发展工业技术之一。
戴尅戎坦言,也正是这一系列的优势,让3D打印快速走进临床领域。据统计,目前,医用3D打印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迅速攀升至第6位,占8%。主要应用于模型制作(手术前规划、设计、教育等使用);个体化植入物打印、导引装置及康复辅具等。戴尅戎用一个19岁女生左下肢严重复合畸形的治疗案例,讲述了3D打印模型手术成功让她像正常人一样用双腿走路,并开始了她梦想的职业生涯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变了患者的人生。之后,戴尅戎又运用大量的临床案例详细的介绍了3D打印模型和内植物的发展以及3D打印个性化假肢等情况。
戴尅戎最后总结,3D打印技术将带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跨度交叉,相对于传统意义的多学科交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有更新、更长的路要走。他提出了自己对3D生物打印的设想及看法,鼓励在座年轻人勇于开拓与挑战崭新的领域,致力于探索生物医学转化研究,终有一日将实现器官打印的梦想。
戴尅戎作题为《3D打印技术正在加速走进医学领域》的讲座
讲座现场
主管:中国科学院网信办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京ICP备09112257号-28, 43 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
电话:010-58812558 010-588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