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纳米发电机改变你我生活”科普讲座成功举办

  2012年,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首次提出了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全新概念,该概念首次提出了利用摩擦起电这一极为古老和普遍的物理现象,来收集和利用环境当中的机械能,成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那么,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奥秘是什么?它是如何把无所不在的摩擦起电效应有效地利用起来?如何在能源和传感领域带来意义深远的技术变革?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为了了解这些问题,文献情报中心特邀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朱光研究员做客“科学人讲坛”,给近百名听众朋友带来一场题为“摩擦纳米发电机改变你我生活”精彩的科普报告。
  朱光研究员首先从摩擦发电的定义、规律讲起,并为大家引入了自驱动能源的概念。接着,他又通过图片和视频为大家演示了纳米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以及接触和滑动两种发电模式。在引入基本概念后,朱光研究员为听众们介绍了纳米发电机新器件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包括在材料、结构和工艺上的创新以及在纳米发电机能源储备上的创新,并向大家展示了这些创新装置的演示视频。朱光研究员还为大家描绘了纳米发电机将来在生物医学、军事、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并且这些应用与老百姓的生活也密切相关,比如在鞋内装上一个“纳米发电机”,人们一边走路一边便可给手机或者其它可穿戴设备充电等,在不久的将来都有望成为现实。
  朱光研究员的讲座深深吸引了前来聆听报告的中学生,同学们纷纷就脚底压力收集发电系统、固液界面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有趣的新发明踊跃提问。大家仔细思考、认真提问的精神也让朱光研究员也非常感动,并鼓励大家在未来积极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投身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作为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文化传播的特色品牌,“科学人讲坛”创办于2008年,迄今已经举办了百余场讲座,来自国内外的院士、知名科学家应邀登上讲坛。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未来讲座的内容预告,积极参与科学人讲坛, 让科学知识与科学普及结伴,科学前沿与科学生活交融,开阔我们的科学视野,扩展我们的科学知识,丰富我们的科学生活。(科学文化传播中心)


朱光研究员演讲

活动现场

听众认真听讲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与中国| 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