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解码生命科学最新奥秘,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生命新知”系列文章,从独特的视角,解读生命现象,揭示生物奥秘。让我们深入生命世界,探索无限可能。
提到食糖,人们可能会想到一场隐秘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味蕾,也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甜与权力》一书所述,食糖曾经是奢侈品,如今却走进了家家户户的厨房【1】。
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咖啡、甜点,还是节日的美食,糖的甜味无处不在。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每一口甜美背后,都有着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
糖从哪里来:甘蔗与甜菜的较量
说到食糖来源,中国的糖主要来自两大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2】。目前我国糖料作物分布呈“南甘(蔗)北甜(菜)”的布局,这是由于两种作物对气候和土壤的不同喜好造成的。
甘蔗喜温、喜光、需水量大,适宜在我国南方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而甜菜因为它耐寒性好,适合在较冷的环境中种植,主要产于我国北方。据统计,我国甘蔗糖与甜菜糖的产量比约为9:1。
甜菜和糖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甘蔗和糖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甘蔗糖和甜菜糖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两种作物的糖分含量差异并不大,糖料甘蔗含糖量大约为12-14%,糖料甜菜含糖量大约为16-20%。但在制糖的过程中,两者的工艺略有不同,甘蔗的提糖效率相对更高,成本相对更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由甘蔗和甜菜制成的白糖,其化学成分都是蔗糖,从化学角度看,甘蔗糖和甜菜糖无本质区别。由于甘蔗自古以来被劳动人民用于制作红糖、黄糖和糖浆等,因此人们对甘蔗糖的接受度更高,人们常觉得甘蔗制成的红糖的风味更为醇厚,红糖、黄糖等产品也更受欢迎。
红糖、白糖、黄糖有什么区别?
甘蔗从田间到餐桌经历了复杂的工艺流程。首先是榨汁,将甘蔗中的汁液提取出来,接着进行浓缩、过滤、结晶等步骤,最终形成我们熟知的红糖、白糖和黄糖【3】。
不同种类的糖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精炼和处理的程度不同。
红糖精炼程度低,保留了较多的糖蜜和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糖晶纯度相对较低,含糖量大约为95%左右,外观一般为深褐色,呈湿润或松散状态,味道较为浓郁。
白糖精炼程度高,在红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纯和脱色,其蔗糖纯度可以高达99.8%,外观洁白,干燥且颗粒均匀,口感清甜。若将白糖再进一步“结晶养大”,则会形成晶莹剔透的大颗冰糖了。
黄糖的精炼程度介于红糖和白糖之间,保留了一部分糖蜜,为浅黄色或金黄色,颗粒较松散,口感介于白糖和红糖之间。
甘蔗的产糖量与产糖质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甘蔗的产糖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甘蔗的种质好坏、种植条件、收割时间以及加工技术等。
为了获得更多的糖,人们往往会优先选择高糖的甘蔗品种进行种植。但只关注含糖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甘蔗的种植条件也很重要。如果在种植的过程中遭遇了旱灾、冷害、台风(导致倒伏)或者病虫害,势必也会影响甘蔗的产糖能力。因此,甘蔗种质除了含糖量外,还需考虑产量、抗倒伏性、抗病性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甘蔗不同品种的成熟时期也不一样。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中国的甘蔗榨季。甘蔗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分别会在榨季早期、中期和晚期达到糖分高峰。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合理规划收获时间,也将有利于提高甘蔗的产糖率和糖厂设备的利用率。
以上这些因素相辅相成,“良种、良田、良法”都是决定甘蔗产糖量的重要因素,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下,甘蔗的种质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
除了食糖产量,食糖质量也是重要的指标。广西甘蔗制糖企业,绝大部分是采用“一步法”(亚硫酸法清净工艺)来生产白砂糖,只有为数不多企业采用国际通用“两步法”工艺,即甘蔗先加工成原糖,原糖再根据需求炼制成精制糖或白砂糖【5】。两种生产工艺相比,“两步法”生产产品质量高,极大降低了白砂糖含硫量,能进一步确保食品安全,提升食糖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运用科学的甘蔗育种方法、先进的甘蔗种植技术和现代的制糖技术,使生产过程的效率得以提高,甘蔗的糖分提取率也稳步增加。
科学家在甘蔗产量和质量上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全球糖类供应的效率,也使我们可以享受更加优质的糖产品。
结语
其实,关于甘蔗的育种,还有很多故事可讲。
你知道甘蔗的种质与品种其实是两回事吗?
你知道与人类这种二倍体生物相比,甘蔗其实是多倍体,且“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吗?
为了让甘蔗产出更多更甜的食糖,科学家做了哪些努力?请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