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
与科学同行
高处为什么不胜寒?
发布时间:2022-08-06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气象万千科普团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在地球表面,距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难怪,宋朝苏东坡发出了感叹:“高处不胜寒”。在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地点的气温也是随海拔高度降低的,不过在山地的测点与低处平原的测点都接近地面热源。

一、“高处不胜寒”的气温秘密

  为什么也会有这种温度差别呢?原因是山地凸出于自由大气中,高山上的温度除了受本身的地面热原影响外,还受到自由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山越高,山地地面温度与自由大气温度的差值就越大,自由大气对山地气温的调节作用就越明显。

   

  庐山云雾缭绕(图片来源:veer图库)

  例如,庐山比九江高出1132米,冬季1月平均温度却从4.2 降到-0.2 ;夏季7月从29.4 降到22.5 。冬季降低了4.4 ,夏季降低6.9 。

  我们把两个地点的温度差除以它们的高度差(以100米为单位),就得到它们之间气温的温度梯度,九江与庐山的温度梯度1月是-0.39 /100米,7月是-0.61 /100米。

  温度梯度不仅随季节变化,而且随地形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秦岭北坡就小于南坡,北坡年平均温度梯度-0.45 /100米,南坡却有-0.54 /100米。主要原因是在冬季,北坡有冷空气经常聚集,减少了盆地与高山的温度差值。

  北坡冬季月温度梯度只有-0.34 /100米,而南坡处在冷气流的北风位置,1月仍有-0.54 /100米,但在夏季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南北坡温度梯度都是-0.55 /100米。

  另外,由于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高山上的温度年变化和日变化也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用最热月温度减去最冷月的温度的差值表示年变化,称为年较差。九江的年较差为25.2 ,到庐山就降到22.7 ,年较差不仅随高度减少也可因坡向不同而有差别。

  秦岭以北的西安年较差达27.6 ,到华山降到24.2 ,可是在秦岭以南的安康年较差只有24.2 ,与华山几乎没有差别。当然,这与安康纬度偏南,云、雾及降水较多的也有很大关系。

二、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变化

  由于太阳辐射是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的,所以,就整个地球来说,气温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不过这个规律往往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在同一纬度上,温度并不一定相等。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海陆间的温度相差很大。

   

  赤道(左)和极地(右)(图片来源:veer图库)

  为了说明单纯的纬度对温度的影响,人们就以纬度平均气温来比较,办法是从各月与年等温线图上,求取每隔10 纬度圈上等距点的温度,然后加以平均,就可以得到各纬度的纬度平均气温。通常是计算0 、10 、20 、30 直到80 的纬度平均气温。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纬度以外的影响互相抵消掉了,只剩下纬度的影响。从纬度平均气温看,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就十分明显。

  例如,全年纬度平均气温,无论在南北半球,都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的。赤道是26.2 ,到纬度58 附近变成负值,到极地都在-20 以下。不过有趣的是,地球最热的纬度并不是赤道,而是在北半球纬度10 的地方,这个纬度被称为“热赤道”。

  赤道只有在北半球冬季才是最热的纬度,到7月份,最热的平均气温已经移到北纬20 。在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大,纬度平均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更加明显。

  气温的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从热赤道向两极年较差是增加的。西沙(北纬16 50′)年较差只有6.0 ,漠河(北纬53 28′)却高达50.0 。

  这个特点与冬夏季太阳辐射的差值向极地增加有直接关系。不过南半球各纬度的年较差都比北半球小,这与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的情况有很大关系。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前沿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普中国官方网站: https://www.kepuchina.cn/
关闭
中国科普博览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112257号-28,-4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