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刷牙后喝橙汁会感觉那么苦?
发布时间:2022-07-29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打工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刷牙了,但不知你发现没有,当你刷完牙后吃早餐,或喝上一杯鲜榨的橙汁时,可能会感觉味道怪怪的,原本香甜的橙汁变得十分苦涩。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你有没有想过橙汁的味道为什么变得如此诡异?是橙汁变坏了,还是你的味觉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舌头长啥样

  想了解味觉的原理,那就得要从舌头的结构开始说起。你可以照着镜子观察一下你的舌头,在舌头表面会有许多小“凸起”,这些凸起的结构被称为舌乳头而我们的味觉感受器官——味蕾就遍布在舌乳头上。

   

  舌头上的小突起即为舌乳头 

  图片来源:pixabay

  成年人的舌头上大概有一万个味蕾,而每个味蕾中又包含了至少几十个味觉受体,这些数以万计的味觉受体,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甜味、苦味、鲜味、咸味、酸味这五种味道。

  其中鲜味、甜味、苦味这三种味道是靠G蛋白偶联受体来识别的酸味和咸味则是通过离子通道来识别的。

   

  味蕾上的受体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当我们吃东西或者喝东西的时候,食物中带有味道的化学小分子就会在我们嘴里“四处游荡”。

  这些带有不同味道的小分子就像是不同的钥匙一样,而舌头上味觉受体就不同的锁头,不同的钥匙在嘴里不断的和不同的锁头进行匹配,一旦钥匙成功打开锁头,味觉受体就会向大脑发送一系列信号,我们就能感觉到相应的味道了。

刷牙后吃东西味道为什么会改变?

  一般的牙膏中都会含有一种叫月桂基聚醚硫酸钠 (SLS)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把它添加到牙膏中可以使刷牙时产生更多的泡沫。而刷牙后喝橙汁,会感觉橙汁变苦的“罪魁祸首”就是牙膏中的月桂基聚醚硫酸钠

   

  刷牙时的大量泡泡是牙膏中月桂基聚醚硫酸钠的功劳

  图片来源:pixabay

  橙汁中的苦味是由柠檬苦素和橙皮苷这两种小分子引起的。平时我们喝橙汁的时候,味蕾上感受苦味的受体会堆积磷脂分子,相当于感受苦味的“锁头眼”被堵住了,橙汁中的苦味小分子“钥匙”无法插进这些锁头,所以平时喝橙汁的时候感受到的苦味不是那么强烈。

  而刷牙时牙膏中的月桂基硫酸钠会把受体上的磷脂分子分解掉,把堵住的“锁眼”清理干净,柠檬苦素和橙皮苷可以和苦味受体结合,这样自然就感受到了强烈的苦味。

其他食物也会让味觉发生神奇的改变吗?

  不仅仅是牙膏中的月桂基聚醚硫酸钠可以让味觉发生改变接下来要介绍的一种神奇的水果——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也能起到改变味觉的作用

  神秘果一种原产于热带的红色浆果这种神奇的浆果最初 1725 年在非洲被发现,当时一位名叫Chevalier des Marchais 的探险家注意到,当地人在吃饭前会咀嚼这种神秘果,食用神秘果改变味蕾并增强食物的甜味,尤其是那些甜味不突出或酸味的食物。

  后来科研人员在神秘果中发现神秘果蛋白——Miraculin,可以和味蕾中的甜味受体结合,让食物变得更甜改变食物的酸味所以当你吃过这种神秘果之后,哪怕喝一勺醋也会像喝一勺糖水一样甜。

   

  神秘果 

  图片来源:wikipedia

  此外还有一种改变味蕾的现象人们把它“松子嘴(pine mouth)”,这是指有一些人在吃过松子后12~48小时左右,嘴里会有一种让人恶心的金属味道,就像含了一枚一元硬币一样,这种恶心的味道可以持续几天或者几周但到目前为止,造成松子嘴的现象原因还没有合理的解释。

   

  吃松子会导致有些人出现松子嘴 

  图片来源:pixabay

先喝橙汁再刷牙行不行?

  先喝橙汁、再刷牙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解决“橙汁变苦”办法,但如果你这么做的话还会带来新的问题。

  橙汁、咖啡和葡萄柚汁等都可以作为早餐饮料,但它们是酸性比较强的饮料,会暂时软化、腐蚀牙齿上的牙釉质,如果你喝完这些饮料后立即刷牙,可能会致使牙齿变的敏感或者感受到疼痛。

   

  牙齿结构,enamel即为牙釉质,是我们牙齿最坚硬的部分

  图片来源:wikipedia

  所以如果你有吃早餐再刷牙的习惯,那么最好在吃过早餐30分钟后再刷牙!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要问了我要是刷完牙后想立刻吃东西 ,但又不想让味觉发生改变,那该怎么办?刷过牙后味觉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其实目前市场上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不含月桂基聚醚硫酸钠的牙膏,用这种牙膏刷牙后喝橙汁不会觉得橙汁变苦了

  除此之外也可以试试多喝水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从而增加唾液的流动,这样就有助于“洗掉”舌头上的月桂基聚醚硫酸钠,恢复正常的味觉

  编辑王婷婷

 参考文献

  1. Munk M D. “Pine mouth” syndrome: cacogeusia following ingestion of pine nuts (genus: Pinus). An emerging problem?[J].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 2010, 6(2): 158-159.

  2. Swamy K B, Hadi S A, Sekaran M, et al.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ynsepalum dulcificum: a review[J].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014, 17(11): 1165-1169.

  3. Bartoshuk L M, Gentile R L, Moskowitz H R, et al. Sweet taste induced by miracle fruit (Synsepalum dulcificum)[J]. Physiology & behavior, 1974, 12(3): 449-456.

  4. Hooper S M, Newcombe R G, Faller R, et al.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oothpaste against erosion by orange juice: studies in situ and in vitro[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07, 35(6): 476-481.

  5. ALLISON A N N M A, Chambers D H. Effects of residual toothpaste flavor on flavor profiles of common foods and beverages[J]. 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 2005, 20(2): 167-186.

  6. https://www.foodauthority.nsw.gov.au/about-us/science/food-risk-studies/pine-nuts-and-pine-mouth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1%B3%E8%95%BE

科普中国官方网站: https://www.kepuchina.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