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信博物馆 > 移动通信 > 穷移动通信之理
> 从无线电波说起
传播特性(三)
前面我们对电磁波的各种传播方式做了介绍,在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我们按照无线电波的波长人为地把电波分为长波(波长1000米以上),中波(波长100-1000米),短波(波长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等等。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如下:
1. 长波传播的特点
由于长波的波长很长,地面的凹凸与其他参数的变化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在通信距离小于300km时,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基本上是表面波。长波穿入电离层的深度很浅,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很小,电离层对长波的吸收也不大。因而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虽然长波通信在接收点的场强相当稳定,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缺点:
由于表面波衰减慢,发射台发出的表面波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
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的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
2. 中波传播的特点
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这一点和长波一样。但长波穿入电离层极浅,在电离层的下界面即能反射。中波较长波频率高,故需要在比较深入的电离层处才能发生反射。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如船舶通信与导航等。波长在2000-200m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故此分波段又称广播波段。
3. 短波传播的特点
与长,中波一样,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由于短波频率较高,地面吸收较强,用表面波传播时,衰减很快,在一般情况下,短波的表面波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不适合作远距离通信和广播之用。与表面波相反,频率增高,天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却减小。因此可利用电离层对天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4. 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
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空间的传播方式。超短波和微波,由于他们的频带很宽,因此应用很广。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通信时,可同时传送几千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而互不干扰。
超短波和微波在传播特点上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在低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一般把天线架高。
[上一页]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