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

移动通信

计算机网络

  无限网络今日始
  羽檄交驰话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五脏六腑
  嫦娥孤凄与谁邻
  因特网的游戏规则
  团结的力量――网络互连
  Internet今昔谈
  网络应用万花筒
  小心驶得万年船

智能网

光通信

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交换网

接入网

电信管理网

 

 

  
  电信博物馆 > 计算机网络 > internet今昔谈 > Internet史话


 


横空出世万维网

  自从80年代出现个人电脑以来,信息技术迈着快捷而又坚定的步伐迅速走进个人家庭。从1988年起,尽管互联网的数据传送速度还很慢,尽管大量用户还是通过几乎是难以忍受的电话线拨号联入互联网,迫不及待的人们已经开始涌入这个新的领域。毕竟,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和亲友通信,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虽然,在此之前还需要学一些小的技巧。

  这一切,从1993年开始突然发生了更加惊人的变化。从那以后,通过互联网所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文字,互联网开始有了图片,现在又开始有了声音和动画,甚至还有了小电影。

  使用互联网也不必事先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电脑命令和术语,甚至可以根本不懂电脑,可以不熟悉如何用键盘打字,只要用一只手来操纵一个小小的鼠标,在非常直观的图标上点几下就能把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世界真的变得更加美丽了。而把我们带入这个美丽世界的,就是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Web、WWW,是Internet提供的一种信息检索服务手段。它的设计者是位于瑞士的“欧洲高能物理实验室”的软件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

  蒂姆·伯纳斯-李是一位富于想象力的研究人员。当时他想设计一个软件在实验室成员的文件之间建立一种非常容易掌握的联系方式。当某个人需要了解另一个人的工作时,他甚至不必把对方的文件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而只要“链接”到对方的电脑上就行。而且,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自己的网页,然后把这些网页”链接”起来。因此,这种“链接”与传统电脑的文件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在传统的文件系统中,参考不同的文件是通过完整地拷贝这些文件到自己的电脑上来实现的,而这种“链接”方式却不需要拷贝。

  这种方式也就是现在的环球网上使用最为普遍的“超文本”(Hypertext)方式。超文本并不是一种新东西,早就有人试验过在一台计算机上用其链接文件,但是在Internet浩繁的文档中,这种方法显出了全新的意义。

  1989年,伯纳斯-李完善了Internet上一种新的图形屏幕文件的设计方法,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使用它能轻松地将一个文件中的文字或图形连到其他的文件中去。只要用鼠标在第一个文件中点取其中一段或一个图标,Internet即可为用户取来相关的文件,并显示在屏幕上。

  1991年,当伯纳斯-李把他的万维网首次在Internet上露面时,立即引起轰动并大获成功。正如伯纳斯-李所说,万维网的最大贡献在于使互联网真正成了交互式的。人们可以访问网站,可以给网站增加内容,可以编辑网站上的内容,甚至可以对网站发表自己的意见。

  交互式网络的出现,强有力地推动了Internet走向商界的速度,并提升了它的知名度。从此,Internet向全世界迅速蔓延,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宠儿。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