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原子学说的起源
  原子世界的信息
  认识原子及核能
  二战期间核动态
  核武器来势汹汹
  核能的有效利用
  核危害与核废料
  中国核工业发展
  巧妙应用放射性

 

 

   核能> 核危害与核废料

  

 

核武器沉没海底

  前苏联,也出现过严重的核武器事故。1989年4月,苏联的核潜艇在挪威北部海域因失火而沉没,42名官兵葬身海底。如今,这艘携带大量核炸弹和常规炸弹的沉船成了一枚可怕的“定时炸弹”,令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诸国日夜不安。

  俄罗斯和挪威的联合探察结果表明,潜艇内用橡胶和钛金属封死的装载核弹的弹舱现已出现一条宽40厘米、长2米的裂口。炸弹日夜不停地受到海流的汹涌冲击和海水的腐蚀,发现至少有2枚核弹由于弹体受蚀严重,随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为了防患于未然,人们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俄罗斯提出的打捞法是:将沉于1600米深处、装载核弹的艇首与艇体割离,然后打捞上来处理;带有核反应堆的艇体由于沉没过深,则将其深埋于海床之下。

  对宽容大度的海洋来说,它不仅要忍受石油的染指,还要接纳核废料的蛰居。英国《观察家》报披露,前苏联向挪威海域扔弃过20个核反应堆,俄罗斯政府环境顾问也承认,这一事件违反了国际法。俄罗斯还承认,冷战时期,前苏联有4艘核潜艇沉没。50枚装有钚的核弹头散布在全世界的海底。

氢弹的坠落  “库尔斯克”号事故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E-Mail:webmaster@kepu.net.cn
TEL:010-58812506         010-58812548 010-588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