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网信办指导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
  原子学说的起源
  原子世界的信息
  认识原子及核能
  二战期间核动态
  核武器来势汹汹
  核能的有效利用
  核危害与核废料
  中国核工业发展
  巧妙应用放射性

 

 

   核能> 中国核工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成立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关村)  原子能为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取和平,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是战争力量还是和平力量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这一伟大成就上。为了遏止核讹诈政策,世界和平人士也希望新中国掌握核武器。

  1951年10月,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法国杰出的科学家约里奥·居里,约见中国的回国科学家,要他转告中国领导人:你们要反对原子弹,你们必须要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约里奥·居里夫人还将亲手制作的1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送给回中国的科学家,作为对中国人民开展核科学研究的一种支持。

  新中国成立前,原子核科学高级研究人员,只有10人左右,且分散在各地。至于设备器材更是少得可怜。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成立,随后接管了旧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以及旧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于1950年5月19日,成立了从事核科学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组建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使我国的核物理实验技术约相当于国际上40年代的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地质部门,关于寻找核资源,即铀矿勘探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内战时期  国家的重视

  

版权所有: 中国科普博览   E-Mail:webmaster@kepu.net.cn
TEL:010-58812506         010-58812548 010-588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