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什么
 能源科学概念
能源大家族
 什么是新能源,它的优越性是什么?
能源利用的发展历史
 能源与战争不解之缘
 世界能源消费发展
常规能源
 煤炭资源
 石油资源
 天然气资源
能源危机
节能减排
中国的能源行业
 中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分布
 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
您当前的位置 > 能源概论 > 能源利用的发展历史 > 能源与战争不解之缘
能源与战争不解之缘

     能源也曾经决定过战争的胜负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英国海军第一大臣的丘吉尔决定将战舰从燃煤改为燃油。这一大胆的举措给予了英国舰队全面优势:更大的航程,更快的速度和更方便的燃料添加。法国加利纳将军在巴黎征用3000辆出租车往前线运兵的奇招戏剧性地扭转了凡尔登战役的局面,从而成为法国战场胜利的转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入的坦克和飞机更是揭开了现代化战争的序幕。石油是这些兵器的动力来源,它决定着速度与威力。石油从此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性资源。

     丹尼尔·耶金的《石油风云》对石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也做了详细的描述。因为缺少国内的石油供应,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都寄希望于通过实现对石油供应源的控制而达到征服世界的目的。德国的目标是苏联和中东,而日本则锁定了东南亚。希特勒还为保障自己战争机器的石油供应大力发展基于本国煤炭资源的合成燃料工业。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使希特勒控制苏联石油的梦想破灭,联军对其合成燃料工厂的战略轰炸使德国战争机器的主要部分趋于瘫痪。在亚洲,缺乏液体燃料和对漫长海上石油供应线的依赖成了日本的“唯一缺点”,其油轮成了美国军舰在太平洋上的活靶子。燃料的匮乏影响着日本战争期间许多重大决策,而盟军对其石油供应链的切断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末日的来临。

     能源还可以是国际政治斗争中的武器。2006年1月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中断远不是第一次,最著名的就是1973年阿拉伯国家对西方的石油禁运。

     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在1960年的成立和中东产油国国有化过程的完成,越来越多的石油产量,特别是石油出口量,被集中到少数中东国家手中,造成了西方进口国对这些国家的严重依赖。依赖意味着脆弱和给被依赖方提供有机可乘的机会。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报复在阿以战争中向以色列提供帮助的美国与荷兰,决定对两国实行石油禁运。这直接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成倍上涨,工厂大批关闭,工人大量失业……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西方经济造成了重创,骤然结束了西方战后近三十年的“黄金时代”。危机也使这些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突然意识到,对单一地区少数几个国家的石油依赖使他们变得如此脆弱。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推动下,他们决定采取联合行动建立国际能源安全体系,包括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进行长期能源政策合作等等,并直接促成了国际能源署(IEA)的成立,来协调各国的能源政策与行动。

     处于咽喉地带的能源运输通道也曾经被用作国际斗争的工具。1956年,埃及领袖纳赛尔在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以后,为对抗英、法和以色列的入侵,下令封锁苏伊士运河航道,并破坏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管道。苏伊士运河危机使欧洲人第一次尝到了石油消费限量、交通工具禁用的苦头。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西方各国没能大幅度地改变对中东石油依赖的局面。能源市场,特别是石油市场,也与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密相连。

     1978年的伊朗革命导致了该国每天450万桶石油供应的中断,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次危机显示,石油供应安全的威胁不光来自产油国的禁运,更来自重大产油地区的政治动荡和战争。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些发生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冲突都对石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供需紧张的年代,任何发生在主要产油国、影响石油产量的事件,如罢工、飓风、管道事故等都会影响到油价。2002年委内瑞拉爆发的罢工浪潮导致了该国中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使美国失去了原以为最可靠的石油供应。

新能源虚拟博物馆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办,为新能源馆的建设提供了专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