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发文章”的大家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有志于攻读学位的学生都知道,师从一位名家大师,更容易发出高水平的论文,更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然而,每当有学生进入吴自良的课题组,却总会被告知:“在吴老师这儿发表论文,那是很难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吴自良对学生论文的要求十分严格,注重成果创新和写作质量,反对盲目追求论文数量和低水平重复,更反对粗制滥造的文章。不过,只要他认可一项工作的价值和水平,就会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与学生们反复讨论、精心修改。 

  他的学生,原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研究员张宏至今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暑假,他看到吴老师在家里穿着汗衫短裤,在电扇下挥汗为一位学生修改英文撰写的论文。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国外权威期刊上,引用率相当高。 

  另一位学生、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谢晓明则回忆:1988年,他在实验中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在欣喜之中撰写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兴冲冲地交给吴自良。之后的几个月里,吴自良召集参与这项工作的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讨论、核实、分析。模型建好了又推翻,推翻了再重建;文稿写了又改,改了重写。学生不禁暗自责怪老师太过认真、速度太慢。 

  将近十年后,谢晓明参加一场国际会议时,一位意大利同行看到他的名牌,立刻走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表示对多年前那篇高水平论文的钦佩和祝贺。这时,他才真正认识到那篇浸透吴先生心血的文章的分量。 

  吴自良对学生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他从不在未参与、未亲自审阅修改或自认为没有做出贡献的论文上署名。 

  上世纪80年代末,张宏在完成一篇论文后,署上了吴老师的名字,以示论文是在他的支持和指导下完成的。然而,当他们将论文呈送吴自良审阅和修改时,吴自良当即表示:文章可以发,但是自己的名字必须删掉。尽管课题的方向确立、仪器设备订购及调试、经费申请和获得等,无不在吴自良的亲自指导下进行,但是吴自良坚持认为,他并没有直接参加这部分计算研究工作。最后,张宏等人只得在作者列表中删去他的名字,仅在“致谢”提到他的贡献。 

    吴自良一生治学严谨、不惮寂寞。他的学风、修养、品德,影响了无数后生学子,和他们未来的科研生涯。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委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关于“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任何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使用必须经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