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疾病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而子宫内膜粘连和瘢痕化是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影响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戴建武团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功研发出可引导子宫壁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先后建立了大鼠及猪的子宫内膜损伤模型,通过实验证明其研制的生物材料可以成功引导子宫内膜的再生,改善其着床环境,胚胎可以在再生的位置着床和发育。在完成安全性及有效性动物试验的基础上,自2013年起经南京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该院开展子宫内膜再生的临床研究,至2015年6月,已有5例重度宫腔粘连不孕患者顺利产出婴儿,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该项目获得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支持)
采用厚度0.5毫米以上,孔隙在60—100微米之间的胶原膜作为支架材料,引导受损子宫内膜再生
由于子宫内膜过度损伤或重度炎症造成宫腔粘连,临床上以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等为主要特征,称为子宫腔粘连综合征。其发病率报道不一,发展中国家由于子宫内膜结核高发、反复刮宫的手术损伤及重度感染,宫腔粘连的发病率随之增高。在不孕症患者中宫腔粘连的发病率报道约在2%-22%之间。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子宫内膜过度损伤,当子宫内膜干细胞大量缺失时,会导致内膜的上皮、间质细胞再生修复障碍,新生血管形成减少,宫腔内因缺乏内膜覆盖,肉芽组织增生、前后壁发生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引起闭经、不孕等。
胶原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其三维立体结构能提供细胞黏附和生长的空间。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很低,在组织再生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分化成组织细胞替代原来损伤的组织细胞,另一方面能分泌大量的抑炎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达到促进损伤组织功能性修复的作用。戴建武再生医学研究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长期合作,在大鼠和猪的严重子宫损伤模型中,验证了结合生长因子或干细胞的智能胶原材料能够引导子宫内膜再生,胚胎着床率明显增高。
第一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于2014年7月17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出生
在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先导专项的支持下,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开展了单中心利用结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的胶原生物材料引导子宫壁再生的临床研究。首批不孕受试患者中,第一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婴儿于2014年7月17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出生。这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先导专项实施后取得的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这一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在10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随后第二、三、四例子宫内膜再生临床研究的婴儿相继于10月30日、11月2日和2015年4月5日出生。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基于中科院北京干细胞库临床级异体干细胞结合胶原膜材料修复瘢痕化子宫壁的临床研究,共计24个病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将进行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相关链接: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http://www.genetics.cas.cn/
戴建武实验室再生医学临床研究信息网http://dailab.genetics.ac.cn/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先导专项http://www.stemcells-cas.cn/d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