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让中低产田和盐碱地增产增收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但可耕种的土地却不多。2009年中科院提出了在环渤海低平原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开展粮食增产增效科技示范工作,建设“渤海粮仓”的战略构想。2013年中科院、科技部联合冀、鲁、辽、津4省市,共同启动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针对环渤海低平原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粮食生产问题,依据“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创高值”的粮食增产总体思路, 集成创新种、肥、土、水等关键技术,创新示范机制体制,在环渤海低平原区建立规模化粮食增产示范区,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该项目自2013年实施到2014年底,已在27个县市建立了36个核心示范基地,总面积4万多亩,辐射推广面积512余万亩,增粮16亿斤,节支增收8.7亿元。

图1.渤海粮仓核心示范区示意图

图2.  排盐后的作物长势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http://www.genetics.ac.cn/

分享道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