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雅安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满目疮痍。天灾无情人有情,中科院以科学之力,守护瓦砾里的生命;以科技之光,撑起芦山的坚强。希望的朝阳,在废墟上,永不谢幕。
废墟上的科技守护者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

  中科院立即全面启动芦山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有关各单位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主动投入芦山抗震救灾工作。用多年的科技积累和综合优势,在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析灾情、提供先进救援装备和心理援助、排查次生灾害、规划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得到中央领导、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高度评价。

W020140718354714442286.jpg
履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01.jpg
“善变”的搜救神兵

  在芦山地震救援中,科学家带来了一只浓缩却都是精华的变形机器人,它背负着各种感应器,越过坍塌的墙壁,穿过狭窄的缝隙,寻找生命的痕迹,呼唤生命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听听搜集机器人“兵兵”的英雄故事:

  点击【更多】查看完整故事。

123.jpg
搜救神兵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带来的“废墟搜救可变形机器人”,承担起辅助救援、针对性找寻幸存者的重任,成为废墟上的搜救神兵。
废墟上的空中指挥官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灾后使用旋翼无人机对灾区地形地貌、受损情况进行空中排查,在灾后废墟的上空派出了一个空中指挥官。
芦山救援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中科院立即全面启动芦山抗震救灾应急预案。有关各单位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投入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