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劫难——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3日清晨,伦敦气象台报告说,一个冷锋将在夜间通过,中午气温可达6摄氏度,相对湿度约为70%。当于当地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日子,一个可爱的冬日。

  阳光普照之下,英伦三岛显得格外和煦温暖;北风吹佛之下,人们更是感到心旷神怡。这时,天空不时地出现绒毛状积云,将蓝天点缀得更为壮观、美丽。这种晴朗天气中偶尔才有的云彩门对于英格兰是十分珍贵的牧业因此成了当地著名的一景。

  这一天,从北海吹来的风,吹遍了整个英格兰,将英国中部的工厂和城市居民住户的烟囱内冒出来的团团浓烟吹到九霄云外,因此空气变得格外清新、洁净,给人以舒适之感。

  傍晚时分,伦敦正处于一股巨大的高压气旋的东南边缘,较为强劲的北风绕着这个反气旋顺时针吹着。第二天,即12月4日,这个气旋中心已经移到了伦敦以西几百公里处,沿着常规的路径向东南方向移动。上午,风速渐渐变小了,云层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到了中午时分,乌云把太阳全部遮住,伦敦上空阴霾弥漫,气象台温度表的读数为3.3摄氏度,相对湿度上升为82%。

即使白天行车,汽车也需打开车灯,小心翼翼行驶。

  12月5日,一个异常的情况出现了。伦敦气象台的风速表测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量度--风速表读数为零。据专家的估计,此时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整个伦敦处于无风状态,到处都是雾,站在泰晤士河桥上望去,恍如置身于白茫茫的云端。浓雾中,多加店铺白天都掌着灯,马路上少数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灯在行驶。飞机航班被取消,火车只能缓缓移动,只有地铁仍在快速移动。一些地方的能见度在1米之内,人们刚走几步便迷失了方向。

图为1937年2月12日,著名的巴特西发电厂浓烟滚滚,高耸的大烟囱也成为了伦敦地标之一。

  伦敦是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同时又居住着众多居民。由于当时工业生产及居民取暖大量烧煤,伦敦城内成千上万个烟囱排出的未烧尽的煤的余物--煤气、煤烟和灰尘直冲天空,排入充满水汽的空气中。伦敦城的上空,充满了难闻的煤烟味。不久,煤烟从空气中纷纷飘落,大的烟尘颗粒落在屋顶上、街道上,落到了行人的帽子和衣服上。较小的烟尘则随处漂流,夹带着烟尘的雾气,化作一阵黑色的毛毛细雨,其中还夹带着鹅毛大雪般的片片煤屑。蒙蒙烟雾,随着人流四处飘散,同时也进入了室内。整个伦敦沉浸在烟尘煤气之中。

  美丽的泰晤士河谷被浓厚的烟雾笼罩着。在泰晤士河内,停靠着许许多多的船只。有高高的大船巨舫,也有低悬着的太平底船和小木船。烟雾在栀墙、舷边流动,残酷地折磨着生活在这里的船工。

  烟雾穿门入室,钻进了格林威治区的居民家中,使人们痛苦难忍。在养老院内,那些靠养老金度日、正在火炉旁烤火的老人,更是痛苦不堪。他们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眼里不停地流着泪,喉咙里燥热难忍。

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