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南地震科技救灾
>
中科院抗震救灾动态
中科院抗震救灾动态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13日情况,14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13日援助行动情况
中国科学院将与昭通市教育局合作开展“震后第一课”
8月12日下午,经过协商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赴灾区心理援助团队在秋季学期开始时为昭通市鲁甸县和巧家县受灾中小学师生开展“震后第一课”,为师生进行心理援助。
中国科学院心理援助鲁甸工作站成立
8月1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援助鲁甸工作站”在鲁甸县城灾民安置点挂牌。工作站预计将持续工作半年。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12日情况,13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12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所鲁甸工作站开展首场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
8月12日,心理所鲁甸心理援助工作站邀请张雨青教授和志愿者于洋为17名加入到工作站的新老志愿者开展了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方法培训。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继续增援鲁甸
中科院昆明分院“8·3”鲁甸县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赴灾区协调小组进入灾区后便立刻开展救援工作,当地人民非常信任中科院的队伍。目前灾区已开始考虑震后重建工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专家火速驰援地震灾区会诊地裂缝
受地震及降雨的影响,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老屋基社出现了地裂缝,直接威胁到36户100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经过各方紧急磋商,由3位中科院地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成立,分别从昆明和成都出发奔赴灾区。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11日情况,12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11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所在云南鲁甸灾区建立首个心理援助工作站
为更好地统筹协调鲁甸灾区的心理援助工作,8月11日,心理所在鲁甸县受灾群众文屏临时安置点建立了首个心理援助工作站。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10日情况,11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10日援助行动情况。
成都山地所专家组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调查次生山地灾害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指派了3个专家组赶赴灾区进行实地次生山地灾害调查。8月5日2个专业调查组和1个无人机航拍组相继出发。
赴灾区协调小组派出分队紧急驰援地震重灾地区
地震发生后,鲁甸县水磨镇受灾严重,死伤群众较多,房屋大量损毁,为此,水磨镇向中国科学院鲁甸科技抗震救援协调中心紧急求援。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驰援水磨镇地震灾区。
李纪恒省长到中国科学院鲁甸抗震救灾协调中心指导科技救灾工作
8月8日中午,正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视察抗震救灾工作的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到中国科学院鲁甸抗震救灾协调中心指导科技救灾工作,听取相关科技人员汇报并表示感谢。
【云南法制报】中科院昆明分院开展“科技救灾”
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迅速对开展科技救灾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昆明分院将最好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抗震一线。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4支队伍驰援灾区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第一时间就灾区科技救灾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截至目前,已有心理援助、医疗、次生灾害防治、综合保障4支队伍到达鲁甸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中国科学院各单位持续增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
在云南昭通地震发生之后,中国科学院迅速反应,组织动员各单位力量,投入到地震援助工作中。
昆明分院组织第二批保障物资赶赴鲁甸地震灾区
在昆明分院的指挥协调下,第二批抗震救灾保障物资运输车队于8月7日出发,紧急运往鲁甸地震灾区,全力支援中科院在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9日情况,10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9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8日情况,9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8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7日情况,8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7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所在鲁甸灾区合作建立首个“儿童天地”活动中心
8月7日,心理所与世界宣明会在鲁甸县火德红中学临时帐篷安置点合作建立第一个“儿童天地”并正式投入使用,当日共吸引了近100人次参与。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6日情况,7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6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5日情况,6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现通报8月5日援助行动情况。
心理所在鲁甸县火德红镇设立心理援助服务点
8月6日,心理所先遣队在火德红中学设立服务点,为火德红中学及火德红卫生院临时帐篷安置小区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心理所先遣队与昭通市人民医院等合作研讨受重伤民众的心理援助方案
8月5日,心理所志愿者来到了昭通市人民医院,应邀参加了昭通市人民医院筹备成立的心理援助团队并出席团队成立会,合作探讨受重伤民众的心理援助方案。
心理所与昆明分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云南昭通会合并开展情况沟通
8月5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心理所先遣队三方在云南昭通会合并召开了情况沟通会。
环境虽艰苦、我自甘如饴,昆明分院抗震救灾工作稳步推进
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赶赴灾区后,便立即开展与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沟通协调工作,确定对口救援目标点,并迅速集合中科院相关单位力量展开科技救援,抗震救灾工作正稳步推进。
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到达对口救援目标点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于5日到达灾区,立刻投身于救灾中去。
昆明分院赴灾区协调小组出发前往鲁甸地震灾区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中科院昆明分院组织召开紧急工作会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协调中国科学院各相关单位的科技救援工作。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关于成立“8.3”鲁甸县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紧急通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迅速做出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
心理所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已抵达云南昭通开展走访调研工作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随即派出三位志愿者赶赴灾区,已开始进行走访调研工作。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3、4日情况,5日播报)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立即投身到心理援助行动中去。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和心理所赶赴云南灾区 服务灾后群众身心健康救治
8月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力量,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携12台便携式全科医生工作站赶赴灾区,建立服务站点,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后人员的身心健康恢复工作贡献科学院的力量。
心理所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已抵达云南昭通开展走访调研工作
4日晚7时,心理所派出的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李晓景、刘洋和史加莉抵达云南昭通,立即前往昭通市委市政府报到,并在昭通市内开展走访调研工作。
心理所召开云南鲁甸震后心理援助动员会
8月3日16时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心理所于4日召开鲁甸震后心理援助动员会,对本次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中科院启动云南鲁甸抗震救灾工作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就参与云南昭通鲁甸等地科技救灾工作作出紧急部署,要求将全院最好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抗震一线。
中科院抗震救灾动态
·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13日情况,14日播报)
·
中国科学院将与昭通市教育局合作开展“震后第一课”
·
中国科学院心理援助鲁甸工作站成立
·
心理援助行动日报(8月12日情况,13日播报)
更多>>
地震相关知识
·
地球的怒吼——地震
·
汶川大地震与科技救灾
·
地震模拟展馆